CIO为什么说“不”规划篇(三)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乎 羊绒大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2:32

推广IT 不从一线入手!

  协和医院在开展IT建设的过程中,CIO关注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工作第一线的医生身上,而是强化护士的IT应用水平。CIO的这种看似"妥协"的策略,是为什么?

 

 

  技术角度而言,信息要从发源地进行传递,但为什么协和医院不从医生那里入手呢?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包罗就此指出,因为当时在国内还没有一家大型医院进行医嘱系统建设,协和医院各个科室医生年龄、IT应用水平又参差不齐,要让所有所有科室医生都用计算机录入医嘱,并实现各个科室共享难度可想而知。

 

  而选择护士录入首先是因为让护士进入到一个新的工作流程和状态,从管理角度而言相对容易,只要抓住护理部和培训环节,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其次是也确实为护士工作带来了方便:以前医嘱要由护士多次转抄,转抄过程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容易出错,而一旦计算机化,护士的转抄工作量则减轻很多,准确性也大幅提高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协和医院遇到的阻力还是很多,刚开始时,护士们由于对系统不是很熟悉,录入速度也不快,经常很晚还不能下班回家。但经过一段磨合期,护士工作已经离不开该系统,而且确实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2002年,协和医院领导开始让医生直接录入医嘱信息,协和希望医生在医生工作站录入医嘱的同时,系统能对医疗质量有所帮助,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更重要的是为医生联机提供更准确、实时的医学知识。这些知识可直接提高医生的诊断质量和水平。但如果没有医生工作站和医生直接录入医嘱环节,医生是不会得到这些信息的。

 

  护士的"抄后路"堵上了医生的嘴,医生不得不承认该系统是切实可用的,而且他们自己还得要努力去用惯、用好该系统,毕竟在护士手里已成功运行两年多,已充分验证系统的可用性,用不好只能是医生自己的责任。

 

  在医院里,医生相对于护士管理、调动都难,如果初期上项目时就让他们直接过渡到医生工作站系统上,协和医院信息化领导面临的抵触情绪会很大,但此种方法却让医生们积极主动地去适应IT系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方法。相对医生来说,护士的文化水平较低,当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医院管理系统的时候,对于医生来讲,也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压力。

 

  2002年,协和医院领导开始让医生直接录入医嘱信息,协和希望医生在医生工作站录入医嘱的同时,系统能对医疗质量有所帮助,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更重要的是为医生联机提供更准确、实时的医学知识。这些知识可直接提高医生的诊断质量和水平。但如果没有医生工作站和医生直接录入医嘱环节,医生是不会得到这些信息的。

 

  护士的"抄后路"堵上了医生的嘴,医生不得不承认该系统是切实可用的,而且他们自己还得要努力去用惯、用好该系统,毕竟在护士手里已成功运行两年多,已充分验证系统的可用性,用不好只能是医生自己的责任。

 

  在医院里,医生相对于护士管理、调动都难,如果初期上项目时就让他们直接过渡到医生工作站系统上,协和医院信息化领导面临的抵触情绪会很大,但此种方法却让医生们积极主动地去适应IT系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方法。相对医生来说,护士的文化水平较低,当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医院管理系统的时候,对于医生来讲,也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