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OSI参考模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docstrings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0:16

好了,现在来写写IOS/OSI参考模型,这个模型将网络互连分为了7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个框架中详细定义了这7层的功能,用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的互联性、互操作性以及应用可移植性,开放系统互连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同样遵循该标准的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在OSI参考模型中使用了三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说明。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在这里各层提供的服务是指该层即以下各层所包括的一种能力,通过接口提供给上一层。

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也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一个在指定标准时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下面来看一幅图:

图中的通信子网中的转接节点你可以认为是一个路由器,最左边和最右边是两台需要相互通信的主机,中间通过传输介质(比如双绞线或光纤)相连,OSI参考模型中划分层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 网络中各个结点(主机)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 不同的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 同一结点内部的相邻层通过接口来进行通信
  • 每层使用其下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上层提供服务
  •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根据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上图中的OSI参考模型中的那几层所代表的含义

  • 物理层,就是使用物理传输介质,然后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在该链路上以帧作为单位的数据,然后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转换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佳的路径,网络层需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的功能
  • 传输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以便透明地传输报文,传输层向高层屏蔽底层的数据通信细节,因此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一层
  • 会话层,用来组织两个会话进程的通信,并且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 表示层,处理不同的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比如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解密,数据压缩恢复等
  • 应用层,也是最高的一层,提供进程所需的进程交换与远程操作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