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ervice技术的预言

来源:互联网 发布:粒子群算法python实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8:57

选自javaee技术体系中的webservice技术


前言:

              最近在笔者的公司负责维护原来的基础业务平台,项目中用到的技术是webservice,以前也接触过webservice技术,但是用的不是很多,借此就在这里记录总结一下。


WebService技术总结

1.jdk1.6 webService

2.cxf框架开发webservice


相关概念的总结:

什么是webservice?

          所谓跨编程语言和跨操作平台,就是说服务端程序采用java编写,客户端程序则可以采用其他编程语言编写,反之亦然!跨操作系统平台则是指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a上 的一个程序可以调用到另外一台计算机b上的一个对象的方法,譬如,银联提供给商场的pos刷卡系统,商场的POS机转账调用的转账方法的代码其实是跑在银 行服务器上。再比如,amazon,天气预报系统,淘宝网,校内网,百度等把自己的系统服务以webservice服务的形式暴露出来,让第三方网站和程 序可以调用这些服务功能,这样扩展了自己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往大的概念上吹,就是所谓的SOA应用。

         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WebService,从表面上看,WebService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通过Web进行调用的API,也就是说能用编程的方法通过 Web来调用这个应用程序。我们把调用这个WebService的应用程序叫做客户端,而把提供这个WebService的应用程序叫做服务端。从深层次 看,WebService是建立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是一个平台,是一套标准。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互操作性,你可以用任何 你喜欢的语言,在任何你喜欢的平台上写Web service ,只要我们可以通过Web service标准对这些服务进行查询和访问。 

         WebService平台需要一套协议来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创建。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数据表示方法和类型系统。要实现互操作性,WebService平台 必须提供一套标准的类型系统,用于沟通不同平台、编程语言和组件模型中的不同类型系统。Web service平台必须提供一种标准来描述 Web service,让客户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来调用这个Web service。最后,我们还必须有一种方法来对这个Web service进行远 程调用,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为了达到互操作性,这种RPC协议还必须与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


webservice平台技术?

             XML+XSD,SOAP和WSDL就是构成WebService平台的三大技术。

XML+XSD

   WebService采用HTTP协议传输数据,采用XML格式封装数据(即XML中说明调用远程服务对象的哪个方法,传递的参数是什么,以及服务对象的 返回结果是什么)。XML是Web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格式。除了易于建立和易于分析外,XML主要的优点在于它既是平台无关的,又是厂商无关 的。无关性是比技术优越性更重要的:软件厂商是不会选择一个由竞争对手所发明的技术的。 

    XML解决了数据表示的问题,但它没有定义一套标准的数据类型,更没有说怎么去扩展这套数据类型。例如,整形数到底代表什么?16位,32位,64位?这 些细节对实现互操作性很重要。XML Schema(XSD)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套标准。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数据类型,并给出了一种语言来扩展这套数据类型。WebService平台就 是用XSD来作为其数据类型系统的。当你用某种语言(如VB.NET或C#)来构造一个Web service时,为了符合WebService标准,所 有你使用的数据类型都必须被转换为XSD类型。你用的工具可能已经自动帮你完成了这个转换,但你很可能会根据你的需要修改一下转换过程。


SOAP

   WebService通过HTTP协议发送请求和接收结果时,发送的请求内容和结果内容都采用XML格式封装,并增加了一些特定的HTTP消息头,以说明 HTTP消息的内容格式,这些特定的HTTP消息头和XML内容格式就是SOAP协议。SOAP提供了标准的RPC方法来调用Web Service。

  SOAP协议 = HTTP协议 + XML数据格式

     SOAP协议定义了SOAP消息的格式,SOAP协议是基于HTTP协议的,SOAP也是基于XML和XSD的,XML是SOAP的数据编码方式。打个比 喻:HTTP就是普通公路,XML就是中间的绿色隔离带和两边的防护栏,SOAP就是普通公路经过加隔离带和防护栏改造过的高速公路。


WSDL

  好比我们去商店买东西,首先要知道商店里有什么东西可买,然后再来购买,商家的做法就是张贴广告海报。 WebService也一样,WebService客户端要调用一个WebService服务,首先要有知道这个服务的地址在哪,以及这个服务里有什么方 法可以调用,所以,WebService务器端首先要通过一个WSDL文件来说明自己家里有啥服务可以对外调用,服务是什么(服务中有哪些方法,方法接受 的参数是什么,返回值是什么),服务的网络地址用哪个url地址表示,服务通过什么方式来调用。

  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就是这样一个基于XML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它是WebService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 能理解的标准格式。因为是基于XML的,所以WSDL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好处。一些最新的开发工具既能根据你的 Web service生成WSDL文档,又能导入WSDL文档,生成调用相应WebService的代理类代码。

  WSDL 文件保存在Web服务器上,通过一个url地址就可以访问到它。客户端要调用一个WebService服务之前,要知道该服务的WSDL文件的地址。 WebService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暴露它的WSDL文件地址:1.注册到UDDI服务器,以便被人查找;2.直接告诉给客户端调用者。



试用场景?


1、跨防火墙通信

  如果应用程序有成千上万的用户,而且分布在世界各地,那么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常会有防火墙或者代理服 务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DCOM就不是那么简单,通常也不便于把客户端程序发布到数量如此庞大的每一个用户手中。传统的做法是,选择用浏览器作为客户 端,写下一大堆ASP页面,把应用程序的中间层暴露给最终用户。这样做的结果是开发难度大,程序很难维护。如果中间层组件换成WebService的话, 就可以从用户界面直接调用中间层组件。从大多数人的经验来看,在一个用户界面和中间层有较多交互的应用程序中,使用WebService这种结构,可以节 省花在用户界面编程上20%的开发时间。

2、应用程序集成

  企业级的应用程序开发者都知道,企业里经常都要把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各种程序集成起来,而这种集成将花费很大的开发力量。应用程序经常 需要从运行在IBM主机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把数据发送到主机或UNIX应用程序中去。即使在同一个平台上,不同软件厂商生产的各种软件也常常需要集 成起来。通过WebService,可以很容易的集成不同结构的应用程序。

3、B2B集成

  用WebService集成应用程序,可以使公司内部的商务处理更加自动化。但当交易跨越供应商和客户、突破公司的界限时会怎么样呢?跨公司的商务交易集成通常叫做B2B集成。WebService是B2B集成成功的关键。通过WebService,公司可以把关键的商务应用“暴露”给指定的供应商和客户。例如,把电子下单系统和电子发票系统“暴露”出来,客户就可以以电子的方式发送订单,供应商则可以以电子的方式发送原料采购发票。当然,这并不是一个 新的概念,EDI(电子文档交换)早就是这样了。但是,WebService的实现要比EDI简单得多,而且WebService运行在Internet 上,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轻易实现,其运行成本就相对较低。不过,WebService并不像EDI那样,是文档交换或B2B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 WebService只是B2B集成的一个关键部分,还需要许多其它的部分才能实现集成。

  用WebService来实现B2B集成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轻易实现互操作性。只要把商务逻辑“暴露”出来,成为WebService,就可以让任何指定 的合作伙伴调用这些商务逻辑,而不管他们的系统在什么平台上运行,使用什么开发语言。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花在B2B集成上的时间和成本,让许多原本无法承受 EDI的中小企业也能实现B2B集成。

4、软件和数据重用

      软件重用是一个很大的主题,重用的形式很多,重用的程度有大有小。最基本的形式是源代码模块或者类一级的重用,一种形式是二进制形式的组件重用。采用 Web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用标准的方法把功能和数据“暴露”出来,供其它应用程序使用,达到业务级重用。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