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高程模型的表达方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snmpwalk命令查询端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7:35

1.高程矩阵模型(DEM)

估计是大家最耳熟的一种。DEM是数字化地形模型最基本的形式。

假定一个有规则的格点网铺放在地面上,不仅要记录平面位置,还要记录高程数据。从而生成一高程矩阵描述地形变化。

即一二维矩阵,各元素值代表高程值,矩阵行列表示平面坐标。


DEM数据结构与表达平面图的规则格网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相同。可以用现存的地形图进行数字化操作,或在航空像片上用摄影测量的方式获取每个阵列点的高程值。大体步骤:

首先设计大小适当的栅格网在地形图上,按所有位于或紧挨着等高线的栅格单元赋给这条等高线的高程值的方法取值(若栅格落在两条等高线之间,则根据该点在两等高线的垂直方向按十分法确定高程)!!!上述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一般采用内插方法(在建立和使用数字化地形模型时,往往需要利用现存点测定值来估计未抽样点的特征值,即地理空间数据内插,应用数学中称为插值法

常用内插函数(基本剖面的线性插值、距离倒数加权内插函数、移动区域及样条内插方法,Kriging内插函数、趋势内插函数)

DEM优点:机械布点,取点容易,易提取坡度、坡向、地形结构信息及建立三维透视

缺点:1.均匀平缓的地形情况有大量重复数据

2.对于复杂的地形、整体网格布设密度精度不足、不能很好的表示山脊线、谷地线等地貌特征

3.栅格式高程矩阵只着重两轴方向的数据处理,但地形变化多种多样,不都是两轴方向。

2.平行剖面线模型

得到高程数据,按一定方向做平行的剖面,使其与等高线相交得到模型点。可得到比DEM更细致的模型、得到一维向量方向、在密集地方可得到多的数据即可随地貌变化自动疏密布点

3.等高线数字模型

按等高线弯曲布设,对每条等高线数字化,对每条等高线记录高程数据、样点数及XY坐标。易于等高线输入和复原

4.Tin不规则三角网络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一系列具有相同坡面的三角形构成。任意三非共线三点构成斜平面片段。由等高线间距确定坡度、等高线走向确定方向变化。根据等高线即可确定TIN模型、且不受布点限制。不规则三角网络模型基本单元为三角形、两点之间不是弧而是线段,两点决定tin要素的拓扑关系。所以只需要两个文件:三角形文件、结点文件即可表示(因为两点确定边、所以边不需要显示表示)结点文件记录内编号、高程数据、相邻点数及内编号。三角形文件记录内编号及按导向顺序记录三点的内编号。        

若建模前已经手绘三角网,可通过扫描仪或数字化仪建立;若事先建立等高线数字模型,则可用计算机获得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