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生系列之(二): 关于汽车的几个比喻

来源:互联网 发布:壁虎数据恢复免root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4:57
转载自董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636c450100cb9j.html


     人的一生离不开衣食住行。作为行的主要工具——汽车,却有几个比喻正好可以跟前三者扯上关系。

 

     汽车好比衣服,有西装、休闲装、礼服、猎装、运动装,有长大衣也有小背心,千姿百态也千奇百怪。那些成熟稳重的三厢车犹如一件件笔挺的西装。它们不管怎样变化款式,深色永远是主调,三厢永远是真理,就是难得打理。而色彩斑斓的两厢小车特别是城市公路型的SUV们则不折不扣都是休闲装。休闲装很随意,颜色越靓越酷,弄点儿车贴就很个性,甚至脏了也不太影响形象,这可是宾利、劳斯莱斯那些名贵西装们想都不敢想的。

    动辄七、八上十米的加长版林肯、凯迪拉克等自然是汽车礼服的代表,或者叫它们长大衣也行,反正能穿的季节非常短;能爬山涉水的悍马H2、JEEP牧马人、FJ酷路泽则归为汽车里的猎装,车厢里最好点缀些泥土和野花才像话;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法拉利那些厂家生产的超级跑车,甚至包括吉利美人豹也算在内的跑车们像极了运动装,周六打球时才穿一水的。开着它们在内环线上参与堵车是动机不纯的。还有一个分类就是小背心。当你看到只有两开门的MINI、甲壳虫甚至只有两个座位的SMART的时候,还没有联想起可爱的小背心来么?

   

    

    汽车又好比美食,有中餐和西餐,有盒饭也有零食。中餐通常都比较浪费,为了讲排场点一大桌子菜,除非人很多,否则肯定吃不完。就像那些后排宽敞、尾箱宽大的三厢车,利用率其实很低,可钱是没少花。西餐就比较讲究口味和节省,爱吃什么取什么,能吃多少拿多少,多像越来越被中国人接受的两厢车,好开好停又时尚,多余元素一概不要。难怪西方发达国家满街都是两厢车。

    吃盒饭纯粹为了填饱肚子,就像有些朋友买车纯粹为了代步,或者讲有些车纯粹只能代步。它们谈不上驾驶乐趣,就像盒饭谈不上有什么口感;它们价格看起来便宜,就像盒饭八块钱能给你一满碗。

    那么零食,就比喻玩车比较奢侈。多数人买车一开就是好几年,而有的人却不停换车。这群富人很容易厌倦一款刚买不久的车,更容易喜欢另一款刚刚上市的车。他们的车库就像小孩的饼干桶,里面的零食总在不停变换。他们开车不是为了代步,就像小孩吃零食不是为了饱肚。

 

    汽车其实最像房子。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乘坐公交车,就像住在学校集体宿舍。后来攒钱了打的士或者租辆车开开,就像搬出了集体宿舍出去租房子。再后来终于贷款买来一辆经济型的小两厢车开着,就像结婚前分期付款买来一套小两居室。车里挂了好多布娃娃,就像二人世界的新房装修得非常温馨。

    而立之年的30岁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家里添了小孩,也许还有老人同住,两居室恐怕是太小了,就像嫌两厢车后排太窄一样。于是咬咬牙换个三居室,就像亏巨本卖掉两厢POLO,奋不顾身地开回像船一样宽敞的本田雅阁三厢大车。

    而在事业有成的40岁人眼里,三居室已经很平常,三厢大车也已经一个多月忘了洗。他们认为开上进口好车才对得起自己忙碌的前半生,就像住进复式楼才好意思邀请朋友们来家里打牌。

    再过10年,身份显赫的他就觉得和许多人同在一个单元门进出是很没面子的事了。他终于搬进了独门独院的别墅。早上坐在价值百万的豪车后排对司机说:“我今天不去公司……”

不管把汽车比喻成什么,它总共也只有两个部分:面子和里子。只问你最看重什么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