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猪牵着鼻子的虎——名将王耀武(3)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语12是什么意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4:58

    这是中国的卫国战争,这是中国的土地,中国人战败就要亡国灭种!
    
    所以74军8000人战死7900人,剩下的人突围,还要再战!
    
    而方先觉阁下呢?你还有多少人?1200人。你也不是突围,你是投降。
    
    不错,我不是人道主义者,我在要求军人战死。国家养兵为了什么?为了丢东北?丢华北?华中?华南?树白旗?
    
    军人不死国难,谁死国难?
    
    张自忠将军说过,他抗日,不是带着大家(士兵们)求生,而是为大家求一个死地。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中国大半国土沦陷,被日本人打到几乎灭国,死伤高达3500万!(也有说7000万的)每个身穿军服的人,在这个时候首先应该感到的是羞耻,就像张自忠将军一样!
    
    投降,如果你这个中国军队守的是日本的大阪城,你就可以投降。日本人的一寸山河,要日本人流血,不要中国人流血。可这里是中国的衡阳!
    
    中国人的行事方法,该改了。余程万擅自突围,离开自己的阵地,徒刑两年;而方先觉反而得了一枚勋章。真不知道是表彰他投降,还是表彰他玷污了衡阳。
    
    此战74军另外一位师长廖龄奇也被白痴的光头害了。因为军队被冲散,廖龄奇被以临阵逃脱罪判死刑,58师师长由张灵甫接任。现实的说,军队被冲散,指挥不力是真的,脱逃这个罪不对。廖龄奇死非其罪。
    
    同时也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即王耀武也不认可余程万擅自突围,丢失防区。直到雪峰山之战(抗战最后一战),王耀武才有所转变,出面说情,保出余程万。这里也可以看出74军自身的军事纪律,可谓苛刻。
    
    无论如何,74军在常德战役中的表现非常突出。一个月的坚守以及后来的反攻,74军都居功至伟,战后蒋介石在南岳召见王耀武,备加奖励。1944年2月,蒋介石提升王耀武为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方先觉的衡阳之战,属于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一个插曲。这个插曲还有一个插曲,为了救援方先觉,张灵甫奉命出战,打到衡阳近郊。但是此时张灵甫也已经无力再推进,实际上他自身也是孤军深入,非常危险,因此只能打炮给方先觉听。战后,中国军方为大陆交通线战役令人愤怒的溃败,几乎惩罚了所有将领,只有张灵甫一人受奖。
    
    1945年1月,国民党军事当局为了加强陆军装备,作反攻的准备,成立了陆军总司令部,以何应钦为总司令,下辖四个方面军,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与老资格的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等三个方面军司令并驾齐驱。这个时候的王耀武,已经进入军事高层。中央军委开会,至少有了旁听资格吧?
    
    1945年已经是日本人的最后一年。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准确说是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战役,敌后反正天天打,没法找最后一战)雪峰山战役粉墨登场。这次,王耀武作为战役指挥官站在了日本人的对面。他在雪峰山屯兵30万,静候日本人。
    
    这是的日本人,已经完全落于下风。军队人员来自社会,训练不足,士气也相对低落;武器装备也不再占优。唯一还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有军官团,还有战斗的勇气。在雪峰山下,10万日本军打了两个月,连值得一提的威胁都罕见,最后中国军队反攻,日本人溃散而去。整个战役,日本人损失3万人,再也无力发起任何攻势。
    
    由于此战的功绩,年仅40岁的王耀武不久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这还不是王耀武最辉煌的时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无条件投降。9月初,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受降长官,接过了了日本第二十军指挥官坂西一良中将呈上的指挥刀。
    
    这才是王耀武最辉煌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王耀武从一个师长开始,历战而至方面军司令官,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次战胜,并以战胜国将领身份受降。他的74军被誉为“抗日铁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只有74军逢战必有战功,和日本人的死伤比,始终在1:1。
    
    在国民党体系中,有两个将领是应该被牢牢记住的。一个是张自忠,带着赎罪心情寻一个合适死地的将领,只有他敢在1:30的兵力比下向日本人发起进攻。中国人应该永远继承张将军的勇气;另外一个就是王耀武,他的74军始终以1:1死伤对抗日本人。这是中国人应该永远学习的一种智慧。 

战争,不是为了死自己人,而是为了死敌人。
    
    但是辉煌到了顶,也就开始下坡了。
    
    王耀武自己的说法,抗战结束后,他就想退出军界了。为此,他称病躲进了医院,希望以此躲过接下来的国共内战。
    
    如果他成功了,王耀武的生涯将非常完美。一个只对外的将军,一个不曾失败的将军。
    
    但是很遗憾,蒋介石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蒋介石可以算一个生错了时代的君主。如果扔到古代,他很可能就是一代开国名君-虽然他打仗很烂,但是他会笼络人。可惜,他生在近代中国,中国正在进行蜕变、飞跃。中国不再需要任何帝王和君主,新时代新的人群已经来到。
    
    蒋介石曾经非常遗憾周恩来不为自己所用,其实这就是关键。周恩来也并没有为***所用,他为自己的理想所用,为了自己的理想,他选择了***作为自己的合伙人,***也是如此。新的时代,中国需要现代的政治体制,也许民主制度,也许共和制度,也许苏维埃制度,也许法西斯制度,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制度。无论如何,中国不再需要一位君主,也不需要门阀制度。共产党不是依靠私人的恩义联系起来的派系,而是依靠一个理想一种理论联系起来的政党。无论你是否支持这个理想或者理论,共产党是现代化的政党,而蒋介石的国民党,即使挂着法西斯的牌子,也仅仅是蒋介石以私人恩义联系起来的一个私人集团。
    
    在中共的历史上,政治斗争贯穿始终。很多论者往往以此指责中共人员缺乏情感,清洗或者缓和一些的争执、权力斗争从不客气。但是从另外一面来说,共产党人参加这个党,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情,而是为了政治理想,为了获取挽救这个国家的权利,并挽救这个国家。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为了私情而放弃清洗、争执和权力斗争呢?
    
    不能以私废公啊。
    
    蒋介石一方就不同了。私人感情占了很大的份额,这就是所谓的黄埔系、土木系等等派系的由来,这些私情成为了集团的核心凝聚力,在这个新时代,也成了集团毁灭的根源。
    
    王耀武也不能免俗-我们后面会提到,实际上王耀武很俗-,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太密切了。校长,而且是一再提拔自己,鼓励自己,奖励自己的恩人,他还是自己另外一个恩人俞济时的舅舅。王耀武去蒋介石家,蒋介石的夫人宋美玲从厨房端出来王耀武喜欢的菜肴。
    
    还能怎么办?是贼船也得上。
    
    王耀武的新职务是第二“绥靖”区司令,其辖区为山东,任务是遏制山东的解放军,并阻止山东与东北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是八路实力最雄厚的地区-毕竟,这里比陕西可富多了,养得起兵啊。
    
    大多数资料没提及王耀武的接收情况。不过后面我们会体积王耀武的为人,所以他的接收只怕不会令人满意。到1946年初冬,王耀武作为黄埔生中第一个省主席,当上了山东省政府主席,山东军政大权独揽,好一个封疆大吏。这期间,他也和他以后的对手陈毅有交往。陈毅对他的评价颇高,说王耀武在国民党里算是头脑比较明白的。
    
    现在看看我的标题,“被猪牵着鼻子的虎”。无论政治立场如何,王耀武作为军事将领,他的军事素质很高,所以牵他鼻子的,从来不是他的敌人,不管敌人是日本人还是共产党人,而是他上面的国防部和校长阁下。
    
    上级指挥下级,合情合理合法。问题是,这个上级真的是猪!
    
    国内战争开始了,当年方志敏的遗部粟裕坐到了棋盘的另外一边,开始和王耀武较量。第一回合,莱芜战役。
    
    陈诚在南面追杀粟裕,要求王耀武出兵南下,形成夹击。尽管王耀武自身兵力也不足,但是申辩无效后,还是服从了命令,建立了一个前敌指挥部,但是王耀武不是张灵甫,他没有亲自带队冲锋,他任命了李仙洲为指挥官。
    
    说到这里,我也有些怀疑,王耀武是不是也有些贪图安逸了?无论如何,李仙洲的资历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战术能力,让人觉得他但当这个职务完全不合格。
    
    李仙洲一出动,中共方面就琢磨上了。南面是国民党25个旅,后面还有10个旅马上到。而且这些人马吃了苦头,都不分散了,扎成团走,粟裕胃口大嘴不大,实在不敢吞。再看看北面的李仙洲,人马不多还梯次分明,怎么看都合适。于是共匪在南边放了些小部队牵制,主力北上来吃李仙洲。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