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

来源:互联网 发布:乔任梁 王思聪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9:41
我们不仅生活在大的社会中,同时还生活在小众之中。


高中时,同桌曾经推荐给我一个欣赏纯音乐的小众网站。
就是在那里,我知道有个叫石进的人,连载着“夜的钢琴曲”,一首又一首。后来,他的第五首,即“夜的钢琴曲5”火了,被用作各种背景音乐。
我还知道了一个叫pianoboy的非音乐专业的男孩,一首“the truth that you leave”征服了无数听众的心。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小众网站。
两大弹幕网站,A站和B站。永远有不知疲倦的up主搬运着视频,永远有五颜六色的弹幕调戏着视频。
csdn这个网站,搞IT的核心聚集地。
百度贴吧,总有人不知疲倦的每天签到。
我们不是代码的生产者,我们只是GitHub的搬运工。

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小众网站。

我最近常常逛“知乎”,这是不同于“果壳网”,更完爆“百度知道”几条街的问答类网站。
果壳网侧重于权威准确的科学知识。
知乎则是侧重于分享思想和见解。
在知乎上,常常看到有人码几千字讲故事、图文并茂的回答一个问题。
也有相关人员给你讲故事的,比如有个问题,库克来到小米,就有用户讲和库克开会后玩游戏的事。还有人问淘宝双十一当天内部员工怎样度过的,就有不止一个人讲述。
当然不只有这种回答,比如有人问“爱上一个人,就像有了铠甲、又有了软肋,英文译文”,精彩回答“like dog,like god”。有人问“南方人去东北要注意什么?”,精彩回答“不要舔栏杆”。
每个用户实名制,并给自己一个标签,有的写擅长方面,如“站在互联网的浪潮之巅”;有的写职业,如“微软架构师”;还有的随便乱写。回答问题用户,标签往往能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
每个问题下面,所有回答会按照被赞次数。一般有几百的赞,就足以说明这个回答十分精彩。
你可以邀请别的用户来回答问题,一般受邀请的都是受宠若惊,然后洋洋洒洒几千字给一个让无数人点赞的回答。


说句题外话,其实知乎是完全仿照Quora做的,Quora是什么?Charlie Cheever当初离开facebook,自己去做Quora了,你就知道Quora的地位了。不过毕竟是小众网站,加上大陆地区英语水平较差,知乎应运而生。


我并不是想批判知乎的抄袭,他有它存在的意义。
就像facebook只要还被墙一天,国内没有垄断大学生群体的小众社交网站,我们的网站就有发展和统治市场的机会。






如果你坐公交车没有零钱,向车厢吼一声“天王盖地虎”,或许就有帅哥美女替你投币。
o(>﹏<)o千万别问我为什么——秘密。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