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谕旨

来源:互联网 发布:农产品网站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4:11

有一天我跟别人说,我变得不像我了。因为我最近开始有点易怒,有时候甚至有寻衅滋事的冲动。然后我钻牛角尖地想道,哪一种标准能够帮我判定什么样的我才是我?

这又是一个与宿命类似的思考。模式是这样的:宿命已经决定了我的一生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会发生的一切事情。与宿命抗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是如果我通过这种无意义的抗争改变了宿命,我依然可以解释道,宿命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出戏,你觉得你做的事情是在改变宿命,其实宿命里早已写下你将要做出这一举动的文字;而你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地告诉自己和大家你改变了宿命时,你却被宿命算计了。这一出,也已经写在了业已杀青的剧本里。

剧本最后写道,你精疲力竭地倒下,它哈哈大笑。

这是因为当我们说到宿命这个词时,更多的想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然而引入这样的一个概念,是因为人类需要一种事物来解释曾经发生的让人难以理解或者只能用巧合来敷衍的事情,同时需要它来帮助指引未来的方向。可是这世上还没有真正灵验的占卜师,未来总是迷茫得一塌糊涂。其实对于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情,不管你怎么做,事后都可以用宿命去解释它。你发愤图强,你命中注定在生命里有这样发愤图强的过程;你庸庸碌碌,也早有天定。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坚决不信命的人太愤青,完全信命的人太消沉。而像我这种将信将疑的人,一面陷在这样的逻辑上的悖论里,一面在经历着各种极度巧合以致于让人无法不将其与命运连接起来的事情。

发生这些事情后,我的脑海里都会产生这样可怕的念头:这是命运的裁决。

回到开头,虽然是类似的问题,思路却没有那么明朗。每个人一定都会在冷静时感觉到两个自己:一个是存在于这世上的生灵,一个是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前者决定所有的行为举动,而后者则会对照标准加以评判。现在的我,作为前者,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已经离后者的我越来越远。敏感,脆弱,犀利,歇斯底里(我特别爱这个成语),矫情,自虐,萎靡,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形容词。这是现在的我的真实写照,是经历了二十年来最大最漫长的崩溃之后所留下的断壁残垣。将珍稀珠宝抢掠一空的海盗们扬长而去,含着泪水的原住民还要扛起工具重建他们的家园。

其实这也是命运的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