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理解 释怀

来源:互联网 发布:pc电流测试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7:07

 员工:我是本科生,身边都是研究生或者资深员工,我有很多不会的地方,我很担心我会被淘汰。

  研究部经理A:讲一下我的亲身体会。我2001年入职,经过一个多月的A培,到贵州光网络从事用服工作3个月,回来后就分配到现在的部门,刚开始很多的问题不懂,一天导师到我的座位上,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导师说,你还是先到其他部门锻炼一下吧。我被彻底伤到了,很担心会被公司淘汰,于是我每天早上7点就到公司,晚上下班后也加紧学习,很多个周末也都在公司,每天就是看书,调试,逐渐对所承担的模块了解深入,后来就顺畅多了。最大的感受就是用心去学,坚持去学,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员工:我现在感觉压力很大,任务和工作不断地涌来,有些时候我都快支持不住了。

  研究部经理B:在华为压力和挑战是时刻存在的,讲一个我在试用期的例子吧。有一次为巴西电信定位网上问题,隔一段时间就死机。当时我整天都在想这个问题,甚至尝试过去机房过夜蹲守,但怎么也搞不定。那时真想放弃不干了,但转念想想,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如果这样就退缩,实在问心有愧,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进行定位。就这样我每天都把代码拿出来看,进行各种调试,持续了2个月。忽然有一天,在代码日志中发现了问题的根源,一举解决了问题。当时的心情就像放飞的气球,豁然轻松了。


向左走 向右走

  员工:公司的员工有6万多,工号都排到10万号了,我们怀疑在公司的发展前景。

  技术专家: 我2000年入职,2002年华为冬天,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离职频繁,希望渺茫,当时我对通讯行业比较认同,觉得不可能一直低迷下去,我相信公司,于是我坚持了下来,现在还成了技术专家。我觉得发展主要看个人的定位,对于进入职场不久的员工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和公司对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员工:深圳的生活成本太高了,有时感觉压力太大。

  研究部经理C:我非常理解大家的想法。我当初来深圳的时候,生活成本虽然没现在这样高,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是高出了一大截,那时我也感到过迷茫。不过,我努力为自己找了几个理由。第一、努力工作,干出成绩来;第二、华为内部有良好的平台,可以很快提升自己的技能。第三、部门气氛比较好,自己工作起来还是比较开心。慢慢地,我的状态越来越好,现在也实现了我的生活梦想。
  

此刻心情最美

  员工:试用期过后,PL让我负责跨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但经常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对天天给其他人打电话、开会的工作很为难,好像对方也觉得烦。

  研究部经理D:对于跨部门合作产生的冲突或者来自上下游压力的处理,首先要告诫自己冷静,再冷静。01年的时候,生产工艺现场反馈邮件给我,说我们的工艺设计形同虚设。当时,我很气愤,也回复了一个同样带有情绪的话。我本来是有理的,但是发这个带有情绪的邮件,就不应该。当时,领导提醒我,遇到误解时候,首先要冷静,可以出去打打水,或者散散步,先把自己激动的情绪冷静下来,再来沟通。对于跨部门工作,需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对措施进行衡量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来行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帮助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那样你就会感受到快乐了。

  员工:有时候会感到部门氛围压抑,很想经常与领导和同事交流想法。

  部门主管:我也是从一个新员工走过来的,如果哪一天受到主管的表扬或同事的认同,我会感到工作突然一下就有了新的动力。因此,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目前,部门也在开展相关工作,不管是在团队氛围建设方面,还是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方面,我们都会考虑大家的意见。同时,大家也可以监督和提醒主管,共同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


我的地盘我做主

  员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些单调,好多同事都是单身,包括我的导师,至今都没有女朋友。

  老专家:一个人的工作是离不开亲情支撑的,要想事业、爱情双收,都是要我们付出努力的。如果大家不主动,天上是不会掉下林妹妹的,所以,我们要大胆一点,碰到合适的就要敢于出手,尤其是我们研发的男生,没有什么好害羞的。另外,如果大家需要我们帮忙,也可以把你们的基本情况以及期望对方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会帮忙牵线搭桥,成不成功就靠各位自己了。

  员工:大家交流一下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吧。

  员工:晚上回家冲凉时,大喊大叫或唱歌,又不影响别人。

  员工:适当玩一下电脑游戏,找菜鸟扁一下。

  员工:去购物享受被服务的感觉。

  员工:运动、散步、深呼吸。


后记

  新视角活动共同举办了四期,四期活动结束后,很多新员工感慨颇深。

  有员工说,刚来开会的时候我心情还处于郁闷状态,现在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与大家一样,我想今后我应该知道怎样调整自己了。

  有员工说,我原本以为做团队领导很爽,可以发号施令。今天的团队模拟活动中,我也当了一回“领导”,没想到操作起来这么难,任务分配、进度监控、考评以及沟通都是这么痛苦,我现在知道领导的难处了,回去之后我一定好好支持他的工作。

  也有员工说,通过与大家的交流,我感到了来自部门和同事的关心,也了解到很多老员工的成长历程,很有共鸣。现在,我感觉不孤单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