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可言说的一切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 获取前一天日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8:46

摘自商务新知译丛《什么是哲学》,[西] 何·奥·加塞儿 著,商务印书馆

……对于哲学,我们还要加上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性质。这种性质似乎太显而易见了,对它作出论述几乎可说是多此一举。然而,它实在太重要了!我们说哲学是理论,是一种理论知识;而所谓理论是由概念交织而成的。在严格的意义上,概念是我们内心世界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那一部分内容;那些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就不能算是概念。尽管那些不可言传的知识或许正是你追求的,或许那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但那样的知识却不是哲学探究的对象。我们可以设想象普罗提诺(Plotinos,约204-约270)或柏格森所提出的哲学体系;他们通过概念向我们提出,真正的知识是意识在狂醉中的感悟,此中意识超越了智性或概念的局限而直接无间地接触到了实在。他们通过概念论证而提出的这个看法我们可以视作为哲学,但他们在狂醉中所得的感悟却跟哲学无关。

固然,我们不难被追求狂醉感悟的神秘主义者的诚意所感动。可是我们不得不奇怪,神秘主义者直接无间地与最终实在接触过后,却不能让我们感受到他有什么转变。要是沉浸入大海里,衣服也总会沾湿,甚或挂上一些海底植物吧!

从某个角度看,这些神秘主义者是最懂得驾驭语言的。他们运用语言营造一种戏剧的张力,使我们一步紧迫于一步地向着所期待的进发。可是不管走过的路是怎样,不管神秘主义者滔滔不绝说过些什么,到了关键的一步,他总是说:“你在这里等我,我自己跳进狂醉的感悟中去。”而当他回来的时候,总是变得哑口无言,无可奉告。戏剧的结局是:沉默!

…………

这样的沉默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教益呢?

神秘主义者追求的是深度,哲学所追求的却大异其趣。哲学不愿意停留在渊深的境地,它渴望浮到表面。跟一般人认定的相反,哲学竭力追求“表面化”;它要把渊深的、潜隐的清清楚楚地暴露到表面上来。它厌恶隐藏。

所以,我们所追求的,是可以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哲学。而可以如此展现的,就是可以言说的。因此古希腊人所说的“罗各斯(logos)”——作为哲学所追寻的“理”,原来就是“言说”的意思。我们所追求的哲学,要把隐秘的高声言说出来!

神学论述与神秘的宗教经验,其间的差异,亦当作如是观。

最后还是一个比较:如果说,物理学是关于“宇宙”可量度的一切,那么,哲学——就是关于“宇宙”可言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