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的猜想

来源:互联网 发布:焓湿图计算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9:18

      从"归零原理"及时空规律合二而一来分析或猜想,宇宙或许并没有人类认为的那么浩大而无边际。实验和数据已论证了时间和时空的关系,且时间能在貌似浩大的时空中发生扭曲现象。从众多自然规律和不起眼的事物里,我们不难发现,任何“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载体(这里暂且这样称呼,因为若使用“物质”一词,概念上未免显得过于狭隘,而“载体”恰恰能包含“有”“无”二者),其发展轨迹或生命周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叠加在一起的,而无异。那么大胆地猜测一下,人类的起点其实就是人类的终点,这一时刻的起点就是该时刻的终点。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现在的某一时刻必定是历史中某一时刻的结束,两者其实可划等号,由此继续推测,未来的某一时刻必定是当下某一时刻的结束,而这里“未来的某一时刻”其实也并不“新”,它本身就是历史中的某一时刻而已。

      由此而得,宇宙和人类(其实已经不关人类的事了)是陷入了无限循环之中,其中并没有任何新意在里面。以“目前的”人类历史为例,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不过像放电影一样,一场接一场地放,内容没变化,人也没变化(按照周期去分析,短时期的人是发生变化的,而一定周期过后,人们会习惯性地回顾,因此从这个概念上理解,人也没变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有的行为只是时间概念上的重复。因此有理由相信,我们不是宇宙中第一个发达的世界,已经是第N个了(N接近无穷大),而且可以肯定,从“第一个”到“第N个”世界都是完全相同的。“目前的”人类大可不必为“现状”而动容,自然界的惩罚也是合理的,最坏的结局(也等于最好的结局)不过是RESET所有的东西,大家重新再开始。你和我,在N久N久之后还是你和我。

      突然想到了圣经中的一句话,“已发生的,还将发生,已做的,还将做,同一个太阳下,没有新的东西”。

      老子也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站在这种思想高度和深邃理解之上,难怪佛家相当看重“缘”,它是这样说的,“前世的一千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前世的一千次擦肩而过,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识;前世的一千次相识,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知”。

      上面这段稍微延伸了一下,回过头来,继续对时间进行猜想。

      正因为有了“归零”(或一分二或二合一)的宇宙规律,进而就会导致N个时空相互交叉和重叠,最终构造出了美丽的宇宙形态。这里的美丽是谁画的呢?是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是新旧重叠、交替、交叉的结果。因而,宇宙其实不需要很大,里面也不需要很多东西,它仅仅只要把时间长河里每一个片段全部叠加起来就够了。人类想探索更加遥远的外太空,我认为没必要,因为它原本就是虚的(特别是越远越虚),如果真想探索的话,只要把我们身边的时空挖掘挖掘就足矣!这好比去研究海水,研究其中一滴就行了,因为本质不变。

      人们想跨越时空,我认为是铁定能够做到的,为什么?因为宇宙规律决定了。但我不认为是通过机器来实现,那么通过什么呢?通过人。因为人自己就是N个时空的交合点,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时空的十字路口,身上携带的既有未来,有现在,也有历史。开发自身对自然界的感知能力才是未来解决穿越时空的唯一途径,也是最简易办法,这里不要误解的是,穿越时空并不代表穿越对象本身会消失或隐身,其实在任何时空中,穿越对象本身时时刻刻都是客观存在的,之所以暂时无法实现之,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已习惯了“这个”时空,用于切换时空的调节器不在别的地方,而只是人类的大脑。

      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很奇怪,里面除了装载了现代知识和信息,而且还把过去几十万年的发展轨迹也装进来,科学家称之为“遗传”,也就是一代一代地COPY给下一代。我认为,这不叫遗传,用上述论述的观点分析,人是N个时空的交合点,每个时空都在给同一个大脑装载各自信息或数据,从而造成大脑中有历史的痕迹,也有“未来”迹象,这里的“历史的痕迹”和“未来迹象”并不真正就是历史和未来,历史和未来的概念是现在人类假想出来的,对于时间而言,无差别,这就像一个圆圈,无头无尾,也就无所谓谁先谁后了。大脑中的数据始终都在被利用并无闲置,每个时空各自使用自己的那部分,但偶然也会有交错的情况发生,因此就出现了某某人能预知未来或看到过去(故意装神弄鬼者除外)。

      现在想想看,“搭错筋”抑或“精神病”未必是件坏事,也许人类得通过至少这两种方式穿越时空也不一定呢。

      另外,时空和时间的归零,以及重叠时空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注定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真实,还是别相信你的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