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的“基础”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centos 自动挂载硬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1:01

到今天,我从事设计工作四年有余。坎坎坷坷、辛酸苦辣一直在奋斗中。不敢说自己蜕变成蝶,但是相对三年前那个刚毕业的狂小子,现在是多了几分成熟,增添了一些稳重。做设计时不再莽撞开工,工作性质决定,我的眼里容不下任何沙粒,细心已达到“逼死人"的程度。

这几年自己总结到一条金言“可以没有眼前一亮的设计构思、可以没有深奥的制作手法,但是不能没有细致的自我检查!

粗糙的制作、无章的布局都是设计时的致命伤!

当你真正从事设计工作后就会发现,设计不单单是绘制出好看的画面就万事大吉,好看不代表实用!如果脱离实际需求的设计那就是纸上谈兵,自我欣赏可以,更谈不上有什么市场价值。

特别要强调的是:认识到你的设计是给谁看的?

大多数设计师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误区,做好一个Design后就走进自我欣赏的“意境”,认为这已经很完美,有人提醒说不是很好时,盲目武断“他不懂我的想法”。熟不知,你的作品一旦推向市场就不是给自己的同行看的,而98%的观众恰恰就是那些“不懂设计的人”,所以如何让作品传递出的感觉“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清新透亮”就是设计中最难把握的。现在回顾自己以前的作品就发现以前自认为 Very Good 的东西其实漏洞百出。只是当时比较肤浅,设计理念没达到高层次的审图意识,所以在自我检查中十分自满。

这样看来设计师还是要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升华!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大师级”的人物做出来的东西“越简单”,但是简单中透漏出无限延伸的感觉!效果不是越重越好,特效也不是越多就越靓,轻描淡写中饱含神韵,才是最难掌握的上层功力!

无论页面设计的有多么华丽、炫彩,只要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就是肤浅的作品。也许我说的过于绝对,但是“百炼成钢”的道理还是很精辟的,只要是经过反反复复的斟酌后,就会诞生成功的作品!   

 

学会如何把准市场需求设计的命脉

“是市场决定设计还是设计改变市场。”这个问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从业几年来,我曾频繁换过很多不同种类的设计公司,快速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对这个问题感触颇多,同时感到很多人陷入了这个逻辑的怪圈。

所以,继续写了《浅谈设计的“基础”是什么?》第二期,想论述下这个问题,仅是个人观点,如果感觉有异议同行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是市场决定设计?还是设计改变市场?

 

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千千万万的Designer
我认为这既是相互抵触的纠结点,但如果换位思考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也是有切合关系的转折点。

设计市场而生,市场设计而发展。如果换到积极的角度去看,就是互相依赖,共存发展的关系。

说的通俗些,不要唯心的认为只有深奥的,唯美的,超凡的……才叫“设计”市场不接受时自有其道理,设计可以分两方面:
一类是华丽超凡的,这类可以看做是艺术品,只被行业内同仁们所欣赏,但是却不会被市场所接受,这是必然的;
另一类是平凡中带有韵味,这类就既是市场需要的,也是设计中的良好作品。

同样是设计尺度如何正确把握的问题。

设计师们大多是唯心主义者,需要提倡做换位思考的设计路线!从市场角度、客户角度、需求角度去分析种种引导元素,再加入自己的创作思维,就会做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炫丽多彩的作品。这样才是我们 Designer 真正该做的工作。

所以实践成就积累财富的最佳路径,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喜欢主观设计路线,但是相信每位做过几年设计工作的Designer,都会逐渐走出这种盲目的唯心主义设计论,做真正有市场价值的设计工作。

个人愚见,想成为设计高手并不是很难的事,与天赋高低关系也不多,只要肯埋头专研,多学多看多练,动脑分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凡事贵在坚持。

当你忍受住了这些磨难后,就会突然在某一天发现自己想到了别人所想不到的,看到了别人不会注意的东西。这时,你就可以欢呼了,你已经步入了高手的门槛!

 

 

提到"换位思考设计"在多说几句。

 

这是我近几年最有感触的收获,以前刚入行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狂妄自我为中心的设计理论,每次接到设计草率看了几眼设计需求就开始自己的“灵感火花设计”,但是结果都是一样,被上司枪毙,被客户枪毙……

 

太多太多次挫折后开始反思,让心变的稳重些。再接到设计需求,不急于动手,甚至不急于动脑设计。举个实例:

当我在一家做门户网站的网络公司任职时,接到网站的设计订单后,我做的前期准备是:

1、了解对方是什么公司?

(金融、房产、科技、机械、甚至是小偷公司 ^_^ ,要先给这个公司定性)

2、了解他们的产品。

(虚拟网络里的就亲自去体验,实际物品不贵的也去体验下,其他不可及的不算)

3、了解公司老总或者这个订单直接负责人的文化程度、人品、性格……

(这个看似可笑,但却是我战战必胜的“法宝”,其中意义暂不多言,大家自己体会吧。我已经把一个可以挖到“金砖”的方法给你了,理解成什么样看个人的头脑了)

4、尽可能的收集各方面信息,只要可以为我设计所用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5、多做“功课”……

(太长时间不在网络公司就职,有些经验已经遗忘了) 

在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动工,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设计路线,我始终会把自己定位成客户的角度。一边在做设计工作,一边要思考:如果我是客户,当我看到这个作品时会怎么理解;如果我是使用者,当我看到这个设计时会是什么感觉;

 

网页设计最锻炼人的读取思维能力,一定要把自己化身为普通的网民,想象自己看到这个页面时,心灵的窗口(眼睛)的视觉路线是什么样的,你就会发现什么样的布局会使整个页面层次清晰明了,什么样的布局会给人清新明快的心里暗示。
 

千千万万不要让自己处于设计者的角度去工作,那么你永远跳不出自己的“思维铁匣”!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