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道穿刺模型研究(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哪家的卫衣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7:51

一、研究微波通道穿刺模型的必要性

在波段划分上,将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在广电行业,我们通常将部分特高频(UHF,厘米波)和超高频(SHF,毫米波)称为微波。由于微波波长远小于大部分物体尺寸,相对于比自己波长大的多的物体,微波的绕射和衍射能力很弱,因此微波具有高方向性几何光学相似的特性,俗称“视距传输”或“直线传输”。这一特点使微波在数据传输和数据通信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一特性也使微波通信和微波传输具有天然的保密功能。随着光纤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微波通信和微波传输逐渐成为了光纤通信的补充和备份。由于微波频率高、频带宽、稳定性强,加之微波通道建立在空中,通信设备简单、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和难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微波通信和微波传输的优势。当重大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其他地面通信都显得很脆弱,只有卫星通道和微波通道才能正常工作。在唐山大地震中,其他通信全部中断,只有7个微波站屹立不倒,微波通信成了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因此,即使在光纤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微波通信和微波传输的地位依然没有降低。

    鉴于微波直线传输特性,微波一般都在高山台站之间传输,但微波的落地毕竟是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建筑体越建越高。当这些建筑体处于微波通道下方而高度又接近,甚至超出通道保护半径形成微波通道穿刺,一方面建筑体将直接影响甚至阻断微波的传输,建筑体内的用电设备产生的次生电磁波频率有可能碰巧接近甚至到达微波频率而干扰微波传输。另一方面,长期生活或工作在微波通道保护半径周围的人不可避免受到微波辐射的伤害。频率越高辐射能力越强,在电磁波中,微波的辐射是最强的。长期处于高强度微波通道中,受到微波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辐射影响,生命机体将产生不可知且不可逆的变化。

本着对人负责任和对通道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建微波通道时,应充分掌握通道下方建筑体和山峰情况,使通道远离建筑体。在高层建筑体设计时,同样不能让建筑体接近微波通道。因此,建立微波通道穿刺模型来计算微波通道与建筑体和山峰之间关系就有这现实的和社会的要求。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