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时间减一小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1:40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1
不超过500元的
50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10375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15375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 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0元的5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6750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计税办法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不适用于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必要费用

    其中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1600元。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见下表)。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0元的5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6750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另外,如果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 承包人应当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部门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税方式。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情况:

    (1)定额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按照税务部门依法核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期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应税所得率表

行 业
应税所得率(%)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5-20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7-20
饮食服务业
7-25
娱乐业
20-40
其他行业
10-30

    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应税所得率。

各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调高至1600元

同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1、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 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 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生的金融债券利息;
  3、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 保险赔款;
  6、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 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列举征税的个人所得共11项,具体包括: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帖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 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商业、钦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 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 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 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三)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四) 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面、雕刻、影视、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
  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 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 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 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 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九) 财产转动所得
  财产转动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 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十) 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 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十一) 其他所得
  其他所得,是指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实行分类征收;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费用扣除额较宽;
4、计算简便;
5、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采取源泉扣缴税款和自行申报两种纳税方法。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高有扣缴义务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都应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