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4U”理论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关闭数据还用流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3:19

分工、流程、职责的变更,要求人才在传统意义上形成跨职能、跨技能。实际上,营销模式也在变革,以适应新的分工、新流程和新职责。传统销售人员和市场人员将成为新的销售运营人员;传统HR、组织文化人员将成为新的市场职能,对内塑造组织文化,确立分享型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外将利用媒体进行价值观的分享。所以,以营销为目的的4P厂商营销理论、4C消费者营销理论将升级为4U综合价值理论。

对比如下:


4U非仅一个营销理论模型,而是一个组织与顾客共建的价值模型,如果说4P关注厂商的产品创新(产品)与销售(价格+促销+渠道),4C关注消费者的沟通与体验(成本+便利),那么4U则是涵盖厂商+顾客的综合体,以顾客customer驱动体验流程和分享流程开始,驱动品牌价值观(Value)在消费者和组织内部的同步传播,达到消费者认可价值观成为CRM中的老客,员工认可价值观成为公司持续创新的人才保障;进而达到对外的消费者体验提升和对内的员工满意度提升(用户体验UE);进而形成一个信任trust的组织体系,对外老客和新客信任,对内员工信任,且愿意持续投入。

4P+4C的混合模式就好像是过去时代内的观点,必须OUT,而4U将重新进入营销人员的思维。

产品-消费者-顾客的进化

强调产品(Product)创新向强调消费者(Consumer)沟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性(Convenience)转化,意味着需求话语权由卖方向买方转化,这都是单维的个体。顾客一直存在,却仅仅在营销的手段上予以区分为“新客”、“老客”,现在,顾客将是组织体系中的一员,他/她不光消费产品,还参与研发、改良产品,共享价值观,享受共建之后的美好体验。

这是单维的厂商、消费者对立思维走向“价值共同体”思维的转变。这个转变强调人的作用,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员工,他们都是共建者、共享者。对应改变的还有雇主和雇员之间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共建、共享关系。试想,这将对管理造成多大的颠覆。

价格-成本-价值的进化

从强调商品售卖价格(Price)向强调消费者支付的成本(Cost)转化,意味着作为商品供给者和消费者的“争利”思维,两者角力的结果是谁能够“利己”更多。价值的出现则打破了争利的局面,价值观让员工、顾客和经营者聚集在一起“共建品牌”、“共享价值”,利他性的分享取代了利己性的争利。

所以,雇主、顾客、雇员都是“价值共享体系”中的一员,顾客不因为付出成本而只顾消耗,还参与分享,例如:用微博、微信分享体验;雇主不再因为支付薪水而不断追求剩余价值,还培养人才,给年轻人创造机会;雇员则不因为是雇主的事业,而不愿意投入。

信任、分享是价值体系运转的核心。顾客因为信任成为CRM中的一个“微数”,且持续创造贡献,雇主通过为“微数”创造持续性的价值,例如:调果师老客驱动分享流程的案例是帮助“微数”提升社交价值。雇员则成为两者的链接点,一方面分享工作创造的利润,一方面通过培训,分享长者的经验获得个人知识和认识的提高;还有一方面通过和顾客的交往,提升社交才华,让自己成为有魅力的人;后两者都是提升个人单位劳动时间的价值——这也是生命的价值。

渠道-便利-信任的进化

从强调渠道铺货形成空间覆盖到强调消费者便利就近购买,这是消费者强势的表现,也让厂商的经营成本大幅提升,厂商不得不抢占所有能够开店的黄金地段,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体验则是更为人性的做法,即使不在黄金地段,即使不是非常便利,但是通过上门服务,例如:送货上门,且制造惊喜,都能够让消费者产生美好的体验。

体验非仅意味着让消费者高兴,而是站在“价值共享体系”的角度为顾客创造温暖,舒适。著名演员宋丹丹在接受采访时说:爱情是什么?就是舒服。体验就是爱情,让你舒服,有一丝淡淡的,但是耐人寻味的享受在内,包括:感官和情感;包括视觉、空间和人员。这是顾客愿意持续分享、共建的基础——因为你在用体验回报。

促销-沟通-口碑的进化

强调促销(Promotion)的价格让利让强调沟通(Communication)转化,即:意味着单纯的价格信息被消费者人为“屏蔽”,不能有效触达。对应的广度沟通方式,例如:广告,向深度沟通方式,例如公关转变。这一度让消费者感觉你并不是只关注我“口袋里的皮夹”。可是,在厂商和消费者的对立中,沟通的本质就是关注“皮夹”的问题。

信任则在破解这个矛盾,信任建立在分享的基础上,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共建、共享,这就是构建信任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在顾客没有给予信任之前,无需讨好,而只需做好创新和体验,并创造“免费”、“价值观分享”、“体验”等的机会,一旦成为顾客,他/她将被深深吸引,而自愿参与共建和分享。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