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日”行动:一个硅谷传奇的《甲申三百年祭》(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河北网络干部学院ap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3:11

 

日落后的新帝国

三个诱惑

Java是Sun的名片,而在各大Java社区中,开发者们一致认为Java将在甲骨文的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Java是我收购过的最重要的软件资产,没有之一!埃里森做出这种评价,还是第一次。

Java不能创造出非常丰厚的利润,但是,它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准。甲骨文的大部分软件都是基于Java开发的,这其中也包括甲骨文极为重视的Oracle融合中间件。利用Java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品牌,甲骨文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中间件产品阵列,拓展跨平台的控制力,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服务性业务。即使IBM,也有大部分软件是基于这个平台的,但现在,这项技术和它的授权条款,都已经落在甲骨文的手里。

打造起一个大而全的软件公司,是埃里森从2004年开始就公开宣布的口号。在经过大大小小数十次收购后,甲骨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三驾马车已经在平稳行驶,但是,还有一处是埃里森的心病,那就是操作系统。

Solaris是甲骨文数据库长期以来的重要平台,也因此,Sun和甲骨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仍然是甲骨文的愿望。要做一个软件提供商,完善基础产品线就显得非常重要。拥有了Solaris,甲骨文就能依靠Sun在这一领域的尖端技术将自己的数据库进行优化,并把甲骨文数据库软件与Sun的Solaris操作系统和服务器进行整合。毕竟,Sun的Solaris和服务器在政府、电信、金融等行业中,还拥有不小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甲骨文收购Sun的时候,肯定也将之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之一。毕竟,Sun的Java语言和软件服务,对甲骨文来说早已不再新鲜,收购只不过意味着它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而硬件设备就不同了。为软件与服务提供载体,同时还不用费心思去扩大产品线,也不必担忧硬件的渠道,这不是很划算吗?甲骨文更大的可能,不是做一家新的IBM,而是去走苹果的老路。但是,谁也不能对未来做太多的保证,毕竟,真正的玩家,是出名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埃里森。

整合依然挑战重重

太阳虽已西斜,这场交易却给IT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只要愿意,甲骨文就能成为惟一一家能够开发一套整合系统的公司,这其中,包括了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Java中间件、数据库和企业软件。这,将是一个新的巨头诞生的前兆吗?

虽然在盈利的漩涡里苦苦挣扎,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被收购,但作为业内惟一一家和IBM对阵的全线厂商,Sun的加入,仍然能够帮助其他公司成为新的业内巨无霸。至少,从Java和Solaris来看,Sun将不会为这笔交易而痛心。

Sun的软件技术的精华,将成为埃里森软件帝国目标的基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身为全球最为支持开源的公司之一,Sun的坠落,也让开源界蒙上了一层日暮的阴影。毕竟,在开源领域,Sun是甲骨文不折不扣的竞争者。尤其是SunOpenESB,为中间件领域的竞争前景增添了很多变数。针对开源,甲骨文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承认开源企业的江湖地位,与之和平共处;二是收购,彻底消除威胁。对于一个像甲骨文这样的公司来说,很显然,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应对竞争,很难。你寄希望于让它像Sun一样去支持开源吗?要知道,埃里森再狂放,甲骨文却并不是一家开放的公司。

没有人能低估埃里森的野心。一开始,甲骨文不过是单纯的数据库厂商,正是一步步收购扩张,它成长为现在驾驶三驾马车的综合性软件厂商。那么,如果甲骨文要涉足硬件领域,对埃里森来说,这并非不可能。

善于咄咄逼人的埃里森,同样好斗的麦克尼利,甲骨文和Sun这两家公司,其实在底蕴和文化上,拥有惊人的相似度。而且,甲骨文毕竟也是拥有丰富收购整合经验的老手,所以,Sun的未来,也许并不值得我们担心。毕竟卖得划不划算,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最清楚。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