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软件测试的流程图&&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nba最新数据统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23:44

1.测试工程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沟通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善于分析问题,定位缺陷
耐性
创新能力
沉着稳重
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善于总结问题

2.为什么要做黑盒测试
验证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文档的设计
证实软件产品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3.软件测试周期中哪些阶段会用到黑盒测试
单元测试
组件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用户验收测试

4.什么是桩函数,什么是驱动函数
被测函数需要调用一个还没有实现的函数才能完成测试,此时需要测试人员编写一个临时的简单函数模拟被调函数的功能,这个临时的简单函数就是桩函数。
被测函数需要被上层函数调用才能完成测试,一般需要在一个函数中构造一些数据作为被传入函数的实参,然后在该函数内部调用被测函数,之后检验结果,这样的函数称为驱动函数。

5.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有什么区别
黑盒测试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特性,通过穷举输入测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使用,验证程序是否能正常的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多用于软件界面,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
白盒测试完全了解程序内部结构,对程序内部的所有逻辑进行覆盖测试,多用于对软件内部实现机制的正确性,有效性进行检查,穷举路径测试,多用于单元测试。

6.为什么要对程序进行单元测试
保证代码有正确的行为,验证代码是否与详细设计一致。
窥探软件内部实现机制,可以发现其他测试阶段难以发现的软件缺陷
充分的单元测试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软件成本

7.为什么要对程序进行集成测试
可以发现单元测试时难以发现的缺陷
集成测试阶段可以结合白盒黑盒对软件进行测试,其他阶段难以实现
逐步的对软件进行集成测试,可以有效定位因新的组件引入产生的错误
可以有效评估集成的新模块对软件系统的影响、
充分的集成测试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8.集成测试是为了验证哪个文档
软件接口说明文档

9.什么时候开始集成测试?
单元测试完成后

10.怎么做集成测试?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三明治(从两端向中间集成,常用),大爆炸(所有模块直接放在一起集成)

11.为什么要对软件进行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测试软件的用户接口
测试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等
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测试,测试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某些特殊的常量数据只能在系统测试阶段完成,例如:界面的友好程度,UI的美观程度,字体的大小,类型等。

12.系统测试是为了验证哪个文档?
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13.什么时候开始系统测试?
集成测试完成后

14.系统测试的入口条件和出口条件是什么
入口条件:
集成测试结果已经通过并且被检视
系统测试计划已经被检视并且通过
系统测试策略已经被检视并且通过
系统测试用例已经开发完成并且被检视通过
所有的工具代码已经被检视通过
出口条件:
所有系统测试用例都被执行
系统测试覆盖了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软件产品的缺陷率低于预定的上限

15.为什么要对软件进行用户验收测试?
每一个产品都是为用户设计和开发的,让用户测试是收取产品反馈的重要途径
可以实现在用户环境中对产品进行规格说明书的验证
实现在用户环境中对产品的用户文档进行验证
可以降低产品中的缺陷数量
获取用户关于产品的性能、功能的反馈,有利于产品团队在产品上市之前对产品的用户印象产生一定的认识

16.什么是软件的基线版本?
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快照,,这一时刻的版本是一个稳定的版本,一定可以作为在其上继续开发的依据

17.什么时候开始做回归测试?
对基线版本进行了修改

18.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策略
覆盖上一个基线版本的全部测试用例,加入对开发的新功能测试的测试用例
只对加入的新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覆盖与被修复/新开发模块有关的模块

19.什么是α测试?
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公司内部用户模拟实际操作环境进行的测试,目的是评价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可使用性,性能和产品支持能力,尤其注重界面和特色。

20.什么是β测试?
α测试达到一定可靠性之后可以开始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这些用户返还有关错误信息给开发者

21、什么是γ测试?
是实际市场测试

22、常用的性能测试指标有哪些?
软件的事物处理效率,IO性能,数据库性能,内存利用率和CPU利用率,时间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23、什么是软件的事物处理时间?
软件在处理某一事务时,从开始到结束所花费的时间。

24、什么是软件产品的IO性能
包括硬件的IO性能,网络的IO性能和其他硬件的IO性能

25、什么是数据库性能?
软件在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查改时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
提高性能的方式:1,减少操作数据库的次数,常用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2、减小表与表之间的依赖性

26、什么是资源利用率?
软件产品实际使用的资源数量和它申请的资源数量的比例。

27、负载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对被测产品各性能参数进行不同频率,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负载量的加压测试,使项目的开发、测试人员了解项目的性能瓶颈。
获得产品的某些关键性能指标的极限,用于产品设计人员对于产品的升级周期进行预测
获得产品的极限值,以这些极限值作为参考得到产品的期望工作条件值,之后测试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值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和浸透测试。

28、何时进行负载测试?
产品的各项基本功能稳定后

29、负载测试需要做哪些环境配置?
负载测试属于系统测试,对环境要求很高,各项软硬件、网络等配置都要接近或达到产品的真实运行环境水平。
硬件配置包括:主板型号,CPU型号,内存大小及型号,硬盘大小及接口类型,网卡的接口类型和支持的带宽
软件的配置包括: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杀毒软件,数据库软件,web服务环境,业务逻辑服务环境。

30、负载测试的加载策略有哪些?
一次性加载,递增加载,峰谷式加载,随机加载。



0 1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