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常用的设计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按键精灵文字输出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6:30

1.单例模式

1.1.单例模式描述

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优点:对于那些比较耗内存的类,只实例化一次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尤其是在移动开发中。保持程序运行的时候该中始终只有一个实例存在内存中。

1.2.单例模式举例


不把同步到方法处是因为:可以加同步来解决。但是加了同步之后,每一次都要比较锁,效率就变慢了,所以可以加双重判断来提高程序效率。

注:volatile的作用是:作为指令关键字,确保本条指令不会因编译器的优化而省略

1.3单例模式在Android中的应用

1.3.1.Android-Universal-Image-Loader中的单例


1.3.2.EventBus中的单例


1.3.3.Volley中的单例模式(同步加在了方法处)


2.Build模式

2.1.Build模式模式描述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2.2.Build模式举例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引出Builder模式。假设有一个Person类,我们通过该Person类来构建一大批人,这个Person类里有很多属性,最常见的比如name,age,weight,height等等,并且我们允许这些值不被设置,也就是允许为null,该类的定义如下。


然后我们为了方便可能会定义一个构造方法(其他类型的构造方法没在此黏贴)


于是你就可以这样创建各个需要的对象


可以想象一下这样创建的坏处,最直观的就是四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的最后面的两个参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读性不怎么好,如果不点击看源码,鬼知道哪个是weight哪个是height。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有很多参数时,编写这个构造函数就会显得异常麻烦,这时候如果换一个角度,试试Builder模式,你会发现代码的可读性一下子就上去了。我们给Person增加一个静态内部类Builder类,并修改Person类的构造函数,代码如下。




从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Builder类里定义了一份与Person类一模一样的变量,通过一系列的成员函数进行设置属性值,但是返回值都是this,也就是都是Builder对象,最后提供了一个build函数用于创建Person对象,返回的是Person对象,对应的构造函数在Person类中进行定义,也就是构造函数的入参是Builder对象,然后依次对自己的成员变量进行赋值,对应的值都是Builder对象中的值。此外Builder类中的成员函数返回Builder对象自身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它支持链式调用,使代码可读性大大增强。

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创建Person类。


2.3.Builder模式在Android中的应用

2.3.1.对话框的创建


2.3.2.Android-Universal-Image-Loader DisplayImageOptions获取


2.3.3.Gson中的GsonBuilder


2.3.4.网络请求框架OkHttp


3.观察者模式

3.1.观察者模式描述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送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观察上面两个情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无需每时每刻关注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只需做的就是订阅感兴趣的事物,比如天气预报服务,杂志等,一旦我们订阅的事物发生变化,比如有新的天气预报信息,新的杂志等,被订阅的事物就会即时通知到订阅者,即我们。而这些被订阅的事物可以拥有多个订阅者,也就是一对多的关系。当然,严格意义上讲,这个一对多可以包含一对一,因为一对一是一对多的特例,没有特殊说明,本文的一对多包含了一对一。

3.2.观察者模式的几个重要组成

<1>.观察者,我们称它为Observer,有时候我们也称它为订阅者,即Subscriber

<2>.被观察者,我们称它为Observable,即可以被观察的东西,有时候还会称之为主题,即Subject

3.3.观察者模式举例

至于观察者模式的具体实现,这里带带大家实现一下场景一,其实java中提供了Observable类和Observer接口供我们快速的实现该模式,但是为了加深印象,我们不使用这两个类。

场景1中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是天气预报,于是,我们应该定义一个Weather实体类。


然后定义我们的被观察者,我们想要这个被观察者能够通用,将其定义成泛型。内部应该暴露register和unregister方法供观察者订阅和取消订阅,至于观察者的保存,直接用ArrayList即可,此外,当有主题内容发送改变时,会即时通知观察者做出反应,因此应该暴露一个notifyObservers方法,以上方法的具体实现见如下代码。


而我们的观察者,只需要实现一个观察者的接口Observer,该接口也是泛型的。其定义如下。


一旦订阅的主题发送变换就会回调该接口。

我们来使用一下,我们定义了一个天气变换的主题,也就是被观察者,还有两个观察者观察天气变换,一旦变换了,就打印出天气信息,注意一定要调用被观察者的register进行注册,否则会收不到变换信息。而一旦不敢兴趣了,直接调用unregister方法进行取消注册即可




最后的输出结果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下


3.4.观察者模式Android中的应用

3.4.1.广播(四大组件之一,在此不做太多的赘述)

3.4.2.EventBus


3.4.3.RxJava

3.4.3.1.创建一个被观察者


3.4.3.2.创建一个观察者,也就是订阅者


3.4.3.3.观察者进行事件的订阅


4.其他几种模式(在此就不赘述)

4.1.原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4.2.策略模式策略模式定义了一些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换。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