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现金红包怎么设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6:17

1.心理学:研究某些人在某些场景心理变化的规律。进化心理学:研究绝大部分人们在漫长进化当中产生当代普适性一般性的心理规律,主要包含生存、繁殖方面。进化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适应环境的基因携带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因此现在生存下来的人们都携带极少数适应各种环境和问题的祖先的基因和相应的适应性机制。

2.为什么普遍存在男性追求/女性现象而不是相反、男性普遍期望有多个性伙伴/女性则相对忠贞、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外貌和身体特征/女性则更看重男性的财产和能力等择偶现象、男性在追求女性时常常女性没有交往的意思而男性却误以为女性有交往的意思?在远古,生存环境恶劣,祖先们的终极目标就是生存下来,并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首先解释在求偶方面的差异。因为祖先女性卵细胞有限,一生大概只有几百几千个,在性活动之后可能会怀孕,因此需要付出9个月的孕育的时间,并且此时孩子在女性身边,如果男性跑了女性则必须自己将孩子抚养长大,由此可见女性在生育方面的代价之大,因此女性必须慎重,需要寻找靠谱的能提供食物和保护等稳定资源的男性,这样才能将孩子(自己基因携带体)抚养大;而男性祖先精子单位从来就是以亿为单位的,并且在生育方面的代价很小,将自己的基因尽可能遗传下去只需要尽可能的与多名女性,男性存在的问题是选择更具有生殖价值的女性的适应性问题,经过长时间的适应,男性可以根据女性的外貌和体型比例等外在条件判断女性的生殖价值,另一个适应性问题是判断女性对男性的好感程度的判断,很明显认为女性对自己有好感的错误判断比认为女性对自己没有好感的错误判断代价更轻,所以男性采用低阈值的策略,也就是男性对热情程度的判断阈值远低于女性求偶的热情阈值。女性的孩子一定是女性的,但是男性的孩子不一定就是该男性的,所以男性普遍存在处女情结,并且女性通常对孩子付出高于男性,这也是一种适应性机制。远古时代可能没有现代的法律等强制手段要求一夫一妻制,所以男女祖先各自都有自己择偶策略,并且择偶策略正确的更容易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这种策略被刻录在基因中,自然容易留存下来,所以现在我们留存着当时采取正确择偶策略的祖先基因,因此有相应的心理和策略。

3.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和情绪系统实际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适应机制,需要长时间(几百万年甚至更久)才能将这种适应机制写进基因并遗传下去,而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发展过快,以至于很多在远古很起作用的适应性心理和情绪机制在现代社会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比如脂肪在在远古是生存下来的非常珍贵的资源,并且吃下后消化不了依然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下来,现代社会食物不再是稀缺资源,然而我们还没有进化这一块适应性机制,依然会存储下来,导致很多人严重肥胖,引发心脏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所以有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事情,而常常按感觉行事多事适应性机制起的作用,当然起的作用有好有坏,因为远古的适应器不一定现代也适用(请看《暗时间》第二条)。然而有些机制其实正常的适应性机制,而容易被当成临床病状,比如,抑郁、自卑和低落、焦虑等消极情绪,抑郁实际是远古祖先为了避免无效的劳动而产生的情绪,自卑和低落都是祖先为了正确的认识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心理机制,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被“现代人”称为的“消极”就以为是不好的东西,他们实际上是正常工作的适应性机制。

4.非遗传间利他行为适应性机制。祖先们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对自己有利不更好,为什么会存在利他行为这种适应性机制?在远古,祖先们常常会打猎失败获成功,当打猎失败时,可能需要挨饿一周才能再次打猎成功,或者更久,而打猎成功的一周可能还吃不完,食物就会腐败不能食用,而将打猎成功多余的肉分给朋友,在自己打猎失败的时候可以接受别人的食物,这将大大提高生存机会,这就是互惠合作机制。但是当食物等资源充足之后,这样的互惠合作将会受到破坏,因为有些人懒惰,不想打猎,常常利用互惠机制,到处占便宜,勤奋的祖先就会吃亏,为了避免这种适应性问题,祖先进化出判断诚意的机制,但是某些聪明的祖先依然会假装很有诚意,这就好比“囚徒困境”(百度百科“囚徒困境”),


双方在不知道对方将如何行动时,合作可以长期达到稳定的收益,一方欺骗或出卖另一方将得到暂时更多的收益但不能今后将不能合作了,若双方都相互欺骗出卖的收益最低。该如何行动呢?若是一次性的合作,那当然不管对方如何选择,自己选择出卖对方,所以可以理解夫妻双方离婚后有时会表现的非常丑陋,因为他们再也不想见到对方了,保证不会有往来了;也可以理解某些人不打算混迹某行业,然后觉得不用顾忌在该行业的名声。但是如果长期合作将如何做才能将收益最大化,也就是不断地做囚徒困境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该策略是最优选择:第一次选择合作,之后以眼还眼,也就是根据对方的选择,采取下一次的选择。第一次选择合作之后,若对方选择合作,那么将一直合作下去,达到收益最大化,若对方采取欺骗和出卖,那么自己也采取欺骗和出卖,以表示自己不是好欺负的,若对方改变策略也选择合作,那么自己也选择合作,之后一直合作下去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尝试到了欺骗和出卖的后果。当然这是普通朋友的一般策略,祖先还进化出友谊的适应性机制,友谊将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有种现象是:平常还好好的朋友,在自己受难后,对方却走了,这就好比银行贷款通常贷给有能力还贷的人,而不是贷给非常需要这笔贷款的人,因为他可能还不起了,友谊在这个时候最容易验证,而现代不容易遇到生存的问题,所以现代很多人都会有在热闹当中内心却十分孤寂的感觉。

5.遗传间的利他行为也称为内适应性机制,就是亲戚间的帮助行为。亲戚之间相互携带了对方一定比例的基因,比如孩子携带父母50%的基因,亲兄弟姐妹之间携带对方的25%的基因,表堂兄弟姐妹携带了12.5%的基因,侄女携带了舅舅的12.5%的基因,祖先根据亲戚的远近会选择帮助的力度,而这种力度常常与携带基因的比例成正比,所以会有父亲对你帮助自己的堂兄弟姐妹的期望高于自己意愿的现象。随着现代中国人们到处飘散,这种内适应性机制现象不那么明显。

6.解释如果家庭中有3个孩子中,其中第二个孩子常常缺乏安全感和性格可能更叛逆的原因。家庭中孩子一个一个的出生,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父母肯定非常高兴,倾其所有给这个孩子;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资源需要分给第二个孩子了,但是和第一个孩子接触时间更长,不自觉的会把资源分给第一个孩子多些;当第三个孩子(也就是最小的孩子)出生时,因为最小所以更容易受父母怜爱,资源自然不自觉的分配得更多。更有意思的是就算父母做到了绝对的公平,第二个孩子得到也是最少的,因为第一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有不均分资源时间段。因此如果第二个孩子不叛逆就一直处于资源分配弱势的地位,因为得到的资源和关爱少,自然容易缺乏安全感。不得不说家庭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地方,是孩子今后长大的基石。

7.环境确定适应性机制的策略。很多情境并不是单单是靠遗传的适应性机制,适应性机制好比一个系统,环境是输入,行为是输出,不同的输入得到不同的输出。比如孩子在得到资源相对较少时,自然会选择叛逆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很多情况下都会产生先暴力冲突,解决不了才采取合作策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