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软件下载pc6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8:30

1系统流程图

 

在可行性研究时需要了解和分析现有的系统,并以概括的形式表达对现有系统的认识;进入设计阶段以后应该把设想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转变为物理模型,因此需要描绘未来的物理系统的概貌.

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述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等).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信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因此尽管系统流程图使用的某些符号和程序流程图中使用的符号相同,但是它确是物理流程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1.1符号

 

名称说明
 处理能改变数据值或数据位置的加工或部件,例如,程序、处理机、人工加工等都是处理.
 输入/输出表书输入或输出(或既输入又输出),是一个广义的不指明具体设备的符号.
 连接指出转到图的另一部分或从图的另一部分转来,通常在同一页上.
 换页连接指出转到另一页图上或由另一页图转来.
数据流

 

用来连接其他符号,指明数据流动方向.

 

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述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因为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所以是极好的通信工具.

此外,设计数据流图只需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逻辑功能,完全不需要考虑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些功能,所以它也是软件设计的很好的出发点.

 

2.1 符号

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符号:

正方形或立方体             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圆角矩形或圆形             代表交换数据的处理

开口矩形或两条平行线代表数据存储

箭头                                表示数据流,即特定数据的流动方向

在数据流图中应该描绘所有可能的数据流向,而不应该描绘出某个数据流的条件

 

处理并不一定是一个程序.一个处理框可以代表一系列程序、单个程序或者程序的一个模块;甚至人工处理的过程。

一个数据存储也不等同与一个文件,它可以表示一个文件、文件的一部分、数据库的元素或记录的一部分等等;

数据可以存储在任何介质上.

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数据,仅仅所处的状态不同.数据存储是静止状态的数据,数据流是处于运动中的数据.

通常在数据流图中忽略错误处理,也不包括诸如打开或关闭文件之类的内务处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要点是描绘"做什么"而不考虑"怎样做".

有时数据的源点和终点相同,如果只用一个符号代表数据的源点和终点,则至少将有两个箭头和这个符号相连,一个进一个出,可能其中一条箭头相当长,这将降低数据流图的清晰度.

另一种表示方法是再重复画一个同样的符号(正方形或立方体)表示数据的终点.

有时数据存储也需要重复,以增加数据流图的清晰程度.

如果代表同一个事物的同样符号在图中出现在n个地方,则在这个符号的一个角上画n-1条短斜线做标记.

 

 

基本图形符号
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
->箭头,表示数据流;
〇:圆或椭圆,表示加工;
=:双杠(带一边开口,一边闭合),表示数据存储;
□: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1) 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组成。如订票单由旅客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日期、目的地等数据项组成。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外,数据流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2)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每个加工也要有名字,通常是动词短语,简明地描述完成什么加工。在分层的数据流图中,加工还应编号。
(3)数据存储(又称为文件),指暂时保存的数据,它可以是数据库文件或任何形式的数据组织。
(4)数据源点或终点,是本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统称外部实体。一般只出现在数据流图的顶层图。

画数据流图的步骤
(1)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流图。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该系统有哪些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流。顶层图的作用在于表明被开发系统的范围以及它和周围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下图为飞机机票预订系统的顶层图。

(2)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不再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一般将层号从0开始编号,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向内的原则。画0层数据流图时,分解顶层流图的系统为若干子系统,决定每个子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和活动关系。例如,在上面的机票预订系统按功能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旅行社预订机票,另一部分为旅客取票,两部分通过机票文件的数据存储联系起来,0层数据流图如图3-4。
(3)注意事项。
①命名。不论数据流、数据存储还是加工,合适的命名使人们易于理解其含义。
②画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数据流反映系统”做什么”,不反映“如何做”,因此箭头上的数据流名称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整个图中不反映加工的执行顺序。
③一般不画物质流。数据流反映能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实物,因此对目标系统的数据流图一般不要画物质流。
④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反映出此加工数据的来源与加工的结果。
⑤编号。如果一张数据流图中的某个加工分解成另一张数据流图时,则上层图为父图,直接下层图为子图。子图及其所有的加工都应编号。

⑥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⑦局部数据存储。当某层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不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外部接口,而只是本图中某些加工之间的数据接口,则称这些数据存储为局部数据存储。
⑧提高数据流图的易懂性。注意合理分解,要把一个加工分解成几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加工之间输入、输出数据流的数目,增加数据流图的可理解性。

 

 

3.是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工具,它将数据独立抽象出来,通过图形方式描述信息的来龙去脉和实际流程。

  为了描述复杂的软件系统的信息流向和加工,可采用分层的DFD来描述,分层DFD有顶层,中间层、底层之分。

  (1)顶层。决定系统的范围,决定输入输出数据流,它说明系统的边界,把整个系统的功能抽象为一个加工,顶层DFD只有一张。

  (2)中间层。顶层之下是若干中间层,某一中间层既是它上一层加工的分解结果,又是它下一层若干加工的抽象,即它又可进一步分解。

  (3)底层。若一张DFD的加工不能进一步分解,这张DFD就是底层的了。底层DFD的加工是由基本加工构成的,所谓基本加工是指不能再进行分解的加工。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

  系统部件包括系统的外部实体、处理过程、数据存储和系统中的数据流四个组成部分

  1,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和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它说明了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处,属于系统的外部和系统的界面。外部实体支持系统数据输入的实体称为源点,支持系统数据输出的实体称为终点。 通常外部实体在数据流程图中用正方形框表示,框中写上外部实体名称,为了区分不同的外部实体,可以在正方形的左上角用一个字符表示,同一外部实体可在一张数据流程图中出现多次,这时在该外部实体符号的右下角画上小斜线表示重复.

  2,处理过程

  处理指对数据逻辑处理,也就是数据变换,它用来改变数据值。而每一种处理又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等部分。在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用带圆角的长方形表示处理,长方形分三个部分,标识部分用来标识一个功能,功能描述部门是必不可少的,功能执行部门表示功能由谁来完成。

  3,数据流

  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它用来表示一中间数据流值,但不能用来改变数据值。数据流是模拟系统数据在系统中传递过程的工具。

  在数据流程图中用一个水平箭头或垂直箭头表示,箭头指出数据的流动方向,箭线旁注明数据流名。

  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它用来存储数据。系统处理从数据存储中提取数据,也将处理的数据返回数据存储。与数据流不同的是数据存储本身不产生任何操作,它仅仅响应存储和访问数据的要求。

  在数据流程图中数据存储用右边开口的长方条表示。在长方条内写上数据存储名字。为了区别和引用方便,左端加一小格,再标上一个标识,用字母D和数字组成.

  1,画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原则:

  ①数据流程图上所有图形符号必须是前面所述的四种基本元素。

  ②数据流程图的主图必须含有前面所述的四种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③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外部实体之间,外部实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④处理过程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

  ⑤任何一个数据流子图必须与它的父图上的一个处理过程对应,两者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即所谓“平衡”。

  ⑥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元素都必须有名字。

  2,画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步骤:

  ①把一个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功能,明确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②找到系统的外部实体。一旦找到外部实体,则系统与外部世界的界面就可以确定下来,系统的数据流的源点和终点也就找到了。

  ③找出外部实体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

  ④在图的边上画出系统的外部实体。

  ⑤从外部实体的输入流(源)出发,按照系统的逻辑需要,逐步画出一系列逻辑处理过程,直至找到外部实体处理所需的输出流,形成数据流的封闭。

  ⑥将系统内部数据处理又分别看做整体功能,其内部又有信息的处理、传递、存储过程。

  ⑦如此一级一级地剖析,直到所有处理步骤都很具体为止。

  3,画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①关于层次的划分

  逐层扩展数据流程图,是对上一层图中某些处理框加以分解。随着处理的分解,功能越来越具体,数据存储、数据流越来越多。究竟怎样划分层次,划分到什么程度,没有绝对标准,一般认为展开的层次与管理层次一致,也可以划分得更细,处理块的分解要自然,注意功能完整性,一个处理框经过展开,一般以分解为4个至10个处理框为宜。

  ②检查数据流程图

  对一个系统的理解,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开始分析一个系统时,尽管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有不正确、不确切的地方,但还是应该根据我们的理解,用数据流程图表达出来,进行核对,逐步修改,获得较为完美的图纸。

  ③提高数据流程图的易理解性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员调查业务过程,与用户交换思想的工具。因此,数据流程图应简明易懂。这也有利于后面的设计,有利于对系统说明书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