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黑屏”给中国的软件业带来了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直播发展前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1:28

近来的微软黑屏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从10月20日起,微软对中国的Windows XP和Office 2007推送验证组件,给Windows加黑屏,给Office加视觉标记。

众所周知,在中国,Windows和Office的普及程度不是一般的高,这完全得益于盗版。笔者前日在上海路过某家软件小店,在正版软件架后面,成排成排的“伪正版”软件摆得非常壮观。Windows XP、Windows Vista、Office 03/07的各种破解、免激活、大客户版不少于20种。

我们似乎一直是个盗版用习惯了的国家。首先不得不说正版软件的费用很高,对于一般的家庭、公司来说,把当前使用的所有软件正版化开支的确是不小的。同时,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花钱买软件的意识。网络实在是方便,方便到了可以找到软件、CD、游戏……一切作品、产品,我们似乎向来都是忽视著作权的。而且盗版的出售也十分猖獗。在上海街头,很容易找到推着一车盗版光盘贩卖的小商贩(在北京这种情况已经少很多了)。

由于盗版的猖獗,软件在中国十分普及,尤其是高级软件在中国的普及度更是高得惊人。如果说,外国小公司使用办公软件、平面设计软件会寻求功能相似的廉价正版替代品的话,我们国人喜欢一切都用最好的,最新的,最高级的——反正都是免费。

也正是基于此,在有电脑的地方,在小学、中学、大学,我们全民普及Windows,普及Office。刚刚看到一篇文章在质疑我们使用的某些教材是不是和特定商业产品联系太过紧密。而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缺乏版权意识的现实。就好想我们认为操作系统只有Windows,办公软件只有MS Office。

而现在,微软从一开始的打击番茄花园,到正版Office大幅降价,再到宣布对中国Windows和Office用户进行正版验证。站在一个中国用户的角度,似乎我们将被迫开始正版化。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

面对微软正版验证的“威胁”,我们的本土软件开发者们纷纷打出“永久免费”的牌子,以接受这些落魄的惨遭标记的盗版用户。近日来金山WPS、永中Office下载量飙升的事实似乎向我们证明这样一件事,国产软件的机会来了,中国软件产业的春天到了。

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中国用户对版权的高度藐视制约了中国软件的发展,这一点不假。没有任何的软件开发者愿意永久地无偿从事开发。软件公司会被盗版打垮——即便一个软件公司的软件可以很优秀,但是,同样这家公司也会因为没有销售收入而告别舞台。前些年的金山似乎就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词霸、毒霸的发展出现缩水的倾向。

如果说中国用户渐渐产生了“用正版”的意识,那么这无疑对中国未来的软件发展是个很好的促进。退一步讲,我们的正版可以相对廉价,但这样一来至少我们有收入,至少我们能生存。

但永久免费始终值得商榷,难道我们的劳动可以贱卖?难道我们的知识产权可以被无视?

其次,中国软件产业不敌欧美也有内在的原因。面对国外优秀软件的冲击,国产软件真的能够顶住吗?真的能够向前冲吗?我们看到,中国的办公软件,金山、永中,的确可以完成和MS Office一样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完全兼容微软用户的使用习惯”,但这真的是我们的卖点吗?——这无疑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和微软一样,那么请用我们的软件吧!”但是,那时Office 2003的时代。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微软、金山、永中从2000年以来的各个版本,从界面布局到功能操作。试问,为什么微软Office 2003发布后国产办公软件纷纷效仿了它的外观、构架。而Office 2007发布后,中国办公软件是不是显得有些跟不上步伐了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赞扬Office 2007的Ribbon设计。它使得Office变得易用、友好,使得它强大的功能不再隐藏在菜单内部。这不仅是界面的设计,更是优秀软件设计思想的体现。我们近些年强调“用户体验”——这恰恰是软件发展的灵魂,要方便用户的使用。

基于此,在功能相同情况下,技术事实上是次要的——因为普通用户不关心它们。我们仿来了一样的功能,一样的界面,一样的操作流程。而今天,我们似乎站在2003年不再前进了。我们总是不喜欢别人批判国人缺乏创新。但面对一些事实,我们不得不羞愧和汗颜吧。似乎我们只做了体力活,几乎把功能照搬,而真正的脑力劳动和智慧的体现大概就被忽略不计了吧。

今天,国产软件开发者们或许认为机会来了,但是如果不努力做创新,不去研究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是永远无法做软件的大亨的。现在,微软可能会流失一部分用户,但长久下去,这些用户会不会回归呢。

今天,我们仿佛看到了知识产权战役慢慢打响,但是对于中国的本土软件,想要发展,创新仍是第一要务。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