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让孩子多拥有一些自主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斗牛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6:36
天津市第六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自18日启动以来,引起了天津市民的广泛关注。一些市民从媒体上得知在天津金街的现场专家咨询活动,走很远的路特意赶来,向专家讨教子女教育的良方。

    一位家有11岁男孩的母亲讲述了自己聪明伶俐的孩子就是不喜欢做作业,常常是边玩边写,弄到很晚,尤其是一到假期,更是一心想玩,作业非要到假期结束前一天晚上才想起来做,结果是完不成作业转天被老师留校。

    参与咨询的天津市家庭教育咨询研究会理事王小波向记者介绍说,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经过仔细询问,得知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管束很严,尽管家距离学校很近,但是小学五年来从来都是家长接送,平时没有什么玩耍时间,作业学习总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孩子的学习主动性逐渐丧失。

    专家并没有直接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提出建议,而是建议让孩子多拥有一些自主权,从让孩子自己上下学、自主支配少量零花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并让孩子逐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多参与。家长要多相信孩子,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另外,家长更多地给孩子时间与空间玩耍,反而也能刺激孩子抓紧时间,有效学习。

    另一对焦虑的家长带着一个8岁男孩,走到咨询台前,述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在学校出现一些纪律问题,而被老师罚站、批评,因为老师说话有些过火:如"你把教室的门弄坏了,就要叫你家长赔""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从窗户扔出去"等等,而使孩子发生了"学校恐惧",现在不能进校,一到学校门前,就全身害怕发抖。家长与老师沟通,老师表示当时所说不过是开玩笑,觉得孩子很可爱,没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现在无论怎样劝说,孩子就是不愿上学,家长非常苦恼,却毫无办法。

    专家指出,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一些小学老师确实存在素质问题,由于不了解孩子心理,导致因说话方式不妥、语气过重而造成对孩子的伤害。给孩子与家庭造成极大的困扰与负担。

    王小波说,从整个上午的咨询情况看,孩子不爱学习仍然是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一方面,有家长抱怨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但另方面,家长也在不断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社会竞争、学校压力通过家长传递给孩子,孩子在重重重压下,难得喘气,最终只有通过种种不良行为进行逃避与抗争。

    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从表现在孩子身上的现象中发现我们的教育缺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创造快乐成长的空间。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