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Linux 简单安装步骤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英雄联盟17173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4:47

转自 http://www.jianshu.com/p/82a40aac52aa

1.安装准备

设置虚拟机

我的用的是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首先先新建一个虚拟机,选项无所谓,因为vmware没有针对Archlinux的快捷设置。内存分个1G就够用了,硬盘分个20G(轻度使用的话8G足矣),网络类型选择nat(选择其他网络选项可能出现连接不到网络的情况)。注意如果你用优化软件优化过启动项,可能会把vmware nat服务给优化掉,这样进入虚拟机里面是没有网的,需要开启nat服务才行。然后剩下的都默认就行了。然后选择好下载好的Archlinux的镜像。

选择系统类型

进去以后会出现Archlinux的live iso的启动菜单,上面还有Archlinux的logo,着实不错。如果要安装64位的arch,就选择第一项x86_64;如果想安装32位的arch,就选择第二项那个86的选项。然后等待片刻,进入arch live iso的终端命令行。默认为root用户,拥有所有权限,可以使用任何命令。

测试网络状态

第一步先试试

ping -c 4 www.baidu.com
如果有网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Archlinux没有网的话是不能装的。因为它和其他的linux发行版不太一样。它的live镜像真的只是一个给你在线安装arch的环境而已。所有的arch的软件包都需要联网下载安装。没网或者网速超慢的话还是先别安装了。如果ping的结果是找不到该主机,可能是由于dhcp服务没有开启,使用

systemctl enable dhcpcd.service
开启该服务。

测试系统时间

然后是确定一下系统时间是否正确。

timedatectl status
查看一下系统时间状态,如果时间不对的话可以输入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开启ntp服务,它会每隔11分钟进行一次网络对时。然后在查看一下系统时间状态。

测试存储设备

然后使用

lsblk
命令查看一下存储设备状态。在sda节点下(准确的说是sdx,有几个设备就有几个sdx)看看有没有sda1这样的,每一个带数字的都是该物理硬盘分出来的区。依据我们刚才的设置,这里应该只有sda一个20G的硬盘。

分区

下一步就是分区。我们使用cfdisk将sda分成一个mbr类型的分区。其他分区方式可以参考archwiki。输入

cfdisk
进入交互界面。该工具使用非常简便,先new出分区,容量全分了,然后改成bootable(也就是把那个星号打上);再把分区信息write进去,最后quit即可。然后再使用

lsblk
命令查看,会发现现在sda节点下已经多出了一个sda1,也就是我们刚刚分出来的分区。

格式化文件系统

分完区还没有结束,我们还要格式化这个分区。输入

mkfs.ext4 /dev/sda1
命令即可。虽然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其他格式的,但是archwiki强烈建议我们分成ext4格式的分区。

挂载目录

格式化完成,然后就是挂载目录。如果分了好几个区,可能都需要挂载到对应的目录。但是因为我们现在之分了一个区,所以只需要

mount /dev/sda1 /mnt
即可。挂载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了。

2.安装系统和简单配置

修改软件镜像源

首先需要修改一下软件镜像源。镜像源列表在/etc/pacman.d/mirrorlist文件中。

首先我们找到所有中国的镜像源。

grep -A 1 ‘China’ mirrorlist|grep -v ‘–’ >mr
然后将它添加到mirrorlist最前面,或者说把mirrorlist添加到它后面。

cat mirrorlist>>mi
最后,将mr重命名为mirrorlist。

mv mr mirrorlist
修改之后的文件应该类似这样。

China

Server =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repo/os/arch
Server = http://mirrors.cqu.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安装基本系统

然后开始安装基本系统,

pacstrap -i /mnt base base-devel
稍等片刻即可,如果网速慢的话……还是安装别的吧。

生成fstab

安装完后要生成fstab,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生成完成之后必须查看一下fstab是否生成成功。

nano /mnt/etc/fstab
如果不成功需要重新生成一下。生成成功之后就可以继续了。

进入到新系统

下面切换到新系统开始配置一些重要的设置

arch-chroot /mnt /bin/bash
然后你会发现命令提示符也已经变化了。

配置区域

首先找到locale.gen文件,

nano /etc/locale.gen
打开locale文件,将en_US.UTF-8,zh_CN.UTF-8和zh_TW.UTF-8这三行前面的#号删除即可。然后按Ctrl+X保存退出即可。然后使用

locale-gen
生成区域。

然后需要设置locale.conf文件。如果你不打算安装桌面,只打算使用命令行来使用的话。执行以下命令,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如果你打算安装桌面等图形界面,并使用中文的话,则这样,

echo LANG=zh_CN.UTF-8 > /etc/locale.conf
如果在终端界面下使用中文区域的话,终端会出现乱码情况。因为终端默认的点阵显示不支持汉字。如果想要在终端界面正常显示中文的话,可以安装fbterm。

配置时区

下面是配置时区。所有时区都在

/usr/share/zoneinfo
中。使用以下命令即可查看时区。

ls /usr/share/zoneinfo/
使用以下命令配置时区。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设置主机名

设置一个主机名,我这里设置主机名为archlinux

echo archlinux >/etc/hostname
并且把主机名添加到/etc/hosts文件中

The Chinese Arch Linux communities packages.

SigLevel = Optional TrustedOnly
Server = https://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cn/$arch
并安装archlinuxcn-keyring软件包

sudo pacman -S archlinuxcn-keyring
最后刷新一下pacman缓存,然后应该就可以安装一些额外的软件比如chrome浏览器了。

sudo pacman -Syu
sudo pacman -S google-chrome-dev
安装vmware-tools

原来需要手动下载vmware-tools并安装。现在有了开源的vmtools软件包,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pacman -S open-vm-tools
安装完成之后重启虚拟机,就可以实现自动适应窗口等功能了。

让tty支持中文

安装fbterm,并将当前用户添加到video用户组中

sudo pacman -S fbterm
sudo gpasswd -a YOUR_USERNAME video
配置zsh

zsh是一个强大的shell,有终极shell之称,因此取了z这个二十六字母中的最后一个作为名字。首先需要先安装zsh

sudo pacman -S zsh
然后设置zsh为默认shell,

chsh -s $(which zsh)
安装完之后安装oh-my-zsh,可以通过curl或者wget安装

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sh -c “$(wget https://raw.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O -)”
安装成功后你的zsh就应该改变了,如果没有改变,可能需要退出并重新登录才能看到改变。zsh可以配置多个插件、主题,配置文件在用户目录的.zshrc文件中,比如我的插件就启用了这些插件,不过不要启用太多,否则会影响zsh的启动速度。

plugins=(git archlinux history mvn python git-extras textmate lighthouse autojump)
如果还需要其他美化,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配置和美化Arch Linux。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