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科幻概论》有感(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陈宝国 嘉靖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9:24

这个寒假在B站上看到了鬼冢英吉(网名)老师的科幻概论课程,让我对科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此我写下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想法。

什么是科幻作品?

   有的人把科幻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无非就是从逻辑和科学占的比例来划分,如果给科幻的定义是:基于某种科学技术或者逻辑设定构造出来的情境和故事,那么科学幻想(science fiction)和幻想科学(fiction science)都可以算作科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奇幻作品如哈利波特,日本的动漫奥特曼打小怪兽等也算在内,不管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还是日本的铁臂阿童木,都可以算作在内,就连番茄写过的网文《吞噬星空》也算。不同的是,有的作品注重展现故事本身的逻辑,给读者带来思考,而有的作品只是单纯的对未来的幻想(yy)或者人物内心情感的展现。

      我个人比较喜欢能给人带来思考的科幻小说和电影(短片)

阅读科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1.带给人对事物全新视角的思考。这种思考,是近乎哲学层面的,常常能够让你对事物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比如对生命,对宗教,对文明,对时间,对技术,对伦理,对社会,对人本身等等。

    2.科幻训练人的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很多科技的出现都是因为有人先在科幻小说里面描绘了这种技术,然后工程师们才试着去创造这种东西,比如20世纪科幻三大家的亚瑟克拉克在1945提出了同步卫星的设想,才有了20年后同步卫星的出现。想象力怎么训练?就是要去想象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东西,你才有可能找到可能性的边界,尝试把某种看似不可能或者可能的东西推演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会用到大量的逻辑推理,所以它对于逻辑的训练也是很有帮助的。

    3.读小说,或者看电影,你都要以第一人称视角去带入,这样,无论你是读过去已经发生的东西,读历史,还是读虚构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东西,读科幻,你都相当于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你会有不同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对第一点可以用下面两张图来补充说明(来源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第一张是1968年圣诞节那天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景象,它让人类第一次感受到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第二张是1990214日,旅行者1号刚完成其首要任务之际,美国国家航太总署发出指令指示太空船向后看以拍摄它所探访过的行星,其中一张照片刚好把地球摄于镜内。什么看不见?因为在这个距离,地球只是一个渺小的暗淡蓝点,只占整张照片的0.12像素。


      这张照片的拍摄创意发起者,天文学家萨根博士曾经有一段解读: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就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在这点上有所有你爱的人、你认识的人、你听过的人、曾经存在过的人在活着他们各自的生命。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上千种被确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所有猎人和抢劫者、英雄和懦夫、各种文化的创造者与毁灭者、皇帝与侍臣、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有前途的儿童、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教授道德的老师、贪污的政客、大明星、至高无上的领袖、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通通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人是一种健忘的动物,当人们乐观时,他们很容易陷入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人类一直如此生存的情绪中,而当人们悲观时,他们也自然而然的认为饥饿战争、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人类面临如此多的困境,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钱研究太空的问题的困惑。

   事实上,我们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因为我们本身,包括我们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个问题。

   科幻小说的黄金年代,是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地球目前所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如环境污染、饥饿、贫穷、过度城市化、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的时代等,不能不说这三者毫无关系,太空带来了对于人类自身家园的全新视角。

   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我们终于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自身的视角。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