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健康报告》中国智造胜于拿来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编程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9:53

    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推出研究成果——《国家健康报告》,《报告》运用全新的评估体系——国家健康指数,为45个样本国家的“健康”首次号脉。报告显示,中国正迅速由传统的“财富型”和“力量型”国家向“健康型”国家转型。(10月8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科院专家为45国“体检”首次号脉 中国“健康达标”)


     《国家健康报告》,见证了国家健康。《报告》运用说服力很强的事实,道出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中国“国家免疫能力”居第3位,“国家责任指数”居第1位,在“健康盈余型”、“健康达标型”、“亚健康型”和“健康透支型”4种类型中,中国已经进入“达标型”,且在其他数据方面也表现出健康的成长态势。这些都让国民感到高兴,并对继续快速发展充满信心。

     《国家健康报告》,也是国家认知和思维方式健康的见证。人们都会记得,此前推出的许多国际性认知或评判标准,多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我们只能借用别人的智慧,采取“拿来主义”而已,尽管这些认知或评判标准,存在着观念上的偏颇和差异,但是由于我们拿不出自己的认知或评判标准,最终只能全盘接受,不得不照其行事。《国家健康报告》的推出,证明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出击,已经愿为制定国际认知或评判标准出力。中国这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为自身赢得了主动权,对国际无疑也作出了开辟性的贡献。

     制定《国家健康报告》,是一项开天辟地的事情,体现了国家智慧和能力的健康。《报告》所涉及的问题从现成的西方经典教科书中找不到答案。课题组不畏困难,开动脑筋,不惜花费6年时间,进行攻关性突破,终于拿出了不同凡响的研究成果,由于这种成果“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既体现了中国的智慧和能力,又为国际同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样本。它说明,发达国家能够做到的事情,中国同样能够做到;发达国家做不到的事情,中国也可以创造性地做到。

     由中国推出的《国家健康报告》,还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际责任感。为制定好这个《报告》,课题组初步构建了一套国家健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已为研究国际性课题扩宽了思路,开了个好头。有了这个好的开头,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为多研究国际性课题,多制定国际性标准,作出多一些贡献。这样国家才会更健康,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才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国的强国地位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张永琪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