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朋友学Python——编程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微星 网络唤醒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1:45

开一个新坑,和《刘小玩美食教程》交替更新。我本身不会Python,一边学一边试图以最简单方式来解释编程和Python,让各位理工男可以拿去教自己的女朋友。

Python是一门编程语言,据说是发明者在看Monty Python的喜剧时想出的名字。什么是编程呢,简单来说,就是让电脑计算。

首先看看人脑是怎么计算的:我们在纸上看到一道题1+2=__,提笔就填上了3。然后,我们把这个过程放慢无限多倍:我们慢慢的慢慢的看到了那张纸;接着我们看到了“1”,存在了大脑里面的某个地方,但是现在我们什么都干不了;接着我们看到了“+”号,又存在了大脑的某个地方,还是干不了什么;再接下来,我们看到了“2”,又存在了大脑的一个地方,大脑似乎能干什么了,但是没干,因为没有指令;最后,我们看到了指令“=”号,让我们计算1+2=多少,于是我们的大脑算了出来,结果是3,最后写在纸上。


电脑的原理,跟人脑一模一样,一模一样,一模一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吧,为了严谨,至少在图灵机上是这样的(不用管图灵机是什么,只要知道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几乎都是图灵机)。人脑先输入了“1+2”,存起来,最后输入“=”号的时候,和之前保存下来的“1+2”整合计算,输出3,写在纸上;计算机的大脑(CPU)也是输入一个数据,和已经存在CPU里的数据整合,然后输出,这样CPU就完成了一次计算。

编程,就是为了让CPU计算。

那么第一步,我们就应该给CPU输入他能看得懂的东西。电脑是用电的,电最简单的特征就是有电和没电(其实低电平或高电平才正确,不过不好理解,略过)。古老的计算机,是在纸带上打孔的,有孔,就有电,没孔,就没电,所以古老的程序员是打孔员。


有孔没孔,有电没电,到了计算机里面就变成了信号1和0。不过讲道理,不管0和1还是有孔没孔,和数学计算公式之间,相差也太大了,一条充满孔的纸带,压根就不是人能读的。所以,随着发展,人类逐渐发明了一些比较适合人读的语言,只不过人在编写完之后还是得转换成0和1去给计算机读。越像人类语言,中途转的过程就越多,越像计算机语言,中途转的过程就越少。换个角度,越像人类语言,运行起来就越慢,越像计算机语言,运行起来就越快。再换一种说法,越高级的语言,人理解起来越容易,运行起来越慢,越低级的语言,人理解起来越难,运行越快。

Python是一门相当高级的语言,不过不用担心他慢,0.01秒和0.0001秒虽然相差一百倍,我们也感觉不出来。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