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上海淘宝托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5:21
 来上海实习近两个多月了,感触最深的是这儿的机会很多,竞争也很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我也是天天在敲着代码,开始还能说是写,到后来只能说是敲了,感觉到机械,枯燥,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代码有的这样的感觉。
      这是一家很大的国企,全国40%多的造船项目被它承担,在国内算是龙头老大了。我实习所在是它们的信息部,为了加快生产的效率,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公司几年前向韩国买了一套ERP系统,据说去了三千多万。虽然这个系统本身在韩国实施得很成功,可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生产和管理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原有系统不能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就要求对原系统进行改造,使其能更好地促进生产。  
       对原系统进行改造,有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是需求分析能力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非纯技术的部门,开发能力是相当弱的,更不用说,要对这样一个无文档仅有一些简单注释(韩文)的几百万行的代码进行逆向工程。其次是技术问题,原系统是用PB开发的,虽然这个工具几年前是主流的开发工具,特别是针对数据库应用的开发,是个快速开发的可视化工具,但是效率较差,开发的系统可维护性差,不易集成。后来随着微软.NET技术的成熟,VS工具的快速发展,这个在windows平台上的直系开发工具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的亲睐。还有就是伴随着Java语言的流行,Adobe的Jbuilder(原来是Borland公司的产品,后被Adobe收购),开源工具Eclipse,Sun的Netbeans都占了很大的市场。这就要求对系统进行彻底的改造。还有就是资金问题,这样一个大型系统的转换工作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
       为了提高对业务分析的把握能力,公司与交大软件学院进行了合作,签约签到了2010年,交大的三个博士后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分析工作,他们的几个研究生便成了实施开发的项目经理,也是被严重“剥削”的阶级。早在我们之前有一家软件公司做了这个项目的很多基础工作并转换了原系统的几个模块。我们几个同学来这后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培训便正式进入了开发工作。
       新系统用VS2005开发,数据层用Enterprise Library ,业务逻辑用WCF进行封装,结口以WEB服务的形式进行发部,客户端是Windows Form ,通过工具生成的服务代理与服务端进行交互,这是个典型的多层架构系统,从效率和可维护性方面讲相对原系统都有很大的提高。
    我的工作是对原系统的服务代码进行转换,原系统数据库使用的Oracle,服务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我要将其转成C#语言。开始转的时候还是有激情的,可到后来就觉得有点枯燥了,想着每天做着一样的工作,机械,缺乏创新,自身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心理很难受,这和自己写代码不一样,每天有新想法并能付诸实现,这也第一次对代码有不好的感觉,可话虽说如此,生活还要继续。我不能就这么离开,至少还是个大学生,要有最起码的诚信。
        由于开发人力不够,公司又招了10个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他们进来也要进行培训,很高兴我有生第一次给人培训,这种感觉很好,这是上级对我能力的认可。虽然曾经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上过课,可这次听课的都是比我年长的,至少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前辈,心想多少有点紧张,还好一切顺利。
在这实习的报酬实在是低,每个月不上三位数,同样做事,公司的正式员工拿着近10倍的报酬,实在是不公平,难道实习生就这么不值钱吗,果然是廉价劳动力,真是悲哀.有时我也在想,真是不值,为了读南大的一个保送研究生,放弃了几个开价不比这家国企低的公司的工作机会,只希望抉择没错了!交大的几个研究生被“剥削”的更是严重,导师每人可得到几十万的项目报酬,他们确拿着比我们多一点薪水。听他们讲每年实验室接外面的项目有很多,而且经费都不低于百万,这些项目都是研究生做的,钱绝大数是导师拿了,没想到高校的研究生被导师“剥削”得如此严重。现在我才信了一个交大的硕导五年能在上海买两套房子非虚了。
        在这饮食唯一觉得好的就是这儿的米饭不错,上海人喜欢甜食,我实在是不习惯,本来我很喜欢吃鱼的,可最受不了的是这里做鱼还要放糖,现在看到鱼就反味了,真想念妈妈做的菜。
        新的一年到了,过去的一年真的经历了太多太多,感觉有过太多不顺,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就在生日的那天知道自己过了高级----系统分析师,我实现三年前对自己的承诺!
       希望未来一切都好!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