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B产业化初步形成 TMMB或输在起跑线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据挖掘考研学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4:40
  当信产部、广电总局还在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扯皮时,广电总局CMMB标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开始加快产业化进程。日前,原道数码在深圳宣布,将推出两个系列CMMB数字移动电视,尽管在此之前其他厂商也有过一些产品发布,但是原道G50的诞生还是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预言,原道G50/G51将是CMMB成为国标路上的新坐标。


    原道数码推出的CMMB产品
 
    随着奥运的临近,“手机看奥运”即将由口号变成现实,但手机电视标准的争议仍然存在,这也给手机电视未来发展带来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这两种标准的未来之路做一些猜测。

    1、行标成事实国标 CMMB服务奥运初胜一筹

    7月19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通知,宣布将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完成CMMB终端的入网检测工作。这意味着,CMMB将以合法身份服务奥运会。在此之前,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曾庆军日前明确表示,“广电版”的手机电视已经具备了服务奥运会的能力,并预计在8月8日前进行入网检测服务。也就是说,“手机看奥运”的梦想最终可能将在广电版的手机电视平台上实现,而非电信版手机电视。

    奥运会为什么会舍弃国标而选择行标CMMB呢?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国标的TMMB目前几乎没有任何网络建设,就目前情况而言,没有实际使用意义,负责TMMB网络建设的中国卫通似乎也忙于重组而无暇顾及。而CMMB不管从网络覆盖还是业务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对此,广电总局规划院院长姜文波日前表示,广电总局已经完成包括奥运城市在内的37个城市的CMMB网络建设,试播效果良好,其中几个城市的CMMB覆盖率达到90%。姜文波表示,今年下半年,CMMB信号覆盖还将扩大到全国。相对而言,CMMB的业务模式比较清晰,包括电视广播、声音广播(一个CMMB的终端机可以当成一个收音机来用)、数据广播(例如股票信息、地区信息等)、电子业务指南和紧急广播等。

    这样一来,广电的CMMB远比TMMB的市场程度高,发展也较TMMB成熟,中原证券研究员马钦琦认为,这也是有关部门决定采用CMMB服务奥运的原因。

    2、推荐性国标暂无人买账 TMMB处境尴尬

    相比市场对cmmb的热捧,获得推荐性国标的TMMB处境多少有点尴尬,显得极为滞后,除了一个正式的标准出台之外,似乎再没有了更多的动作。有专家TMMB虽然是国标,但是目前面临着缺少运营主体、节目源不清等关键难题。而CMMB似乎通过奥运会赢得市场起跑优势,前途一片光明。朝着手机电视领域事实上的标准方向发展。这是不是意味着TMMB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相较于CMMB较高的产业化程度,TMMB的产业化程度显得微不足道。有专家指出:CMMB的产业化程度已经相当不错,而TMMB还只是实验室技术。最重要的是,TMMB只是推荐性国标而非强制性标准,这对CMMB来说,翻盘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3、CMMB vs TMMB博弈仍在进行

    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手机电视市场规模为8亿美元,2008年有望达到1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近60%,预计到2012年全球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48亿美元。

    在如此庞大的利益蛋糕面前,国标和广电行标的博弈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广电和工信部利用各自的管辖权利相互制约。虽然广电版的CMMB抢得先机服务奥运,但是,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或将继续存在。

    有分析人士认为,广电与电信联手,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渠道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这样除了要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分成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政策的许可。

    也有人指出,虽然已经有了推荐性国标TMMB,但是当前CMMB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出于避免重复建网的考虑,也许广电想要获得正式的入网许可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当然,用户是最终的裁判,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是赢得市场的不二的法宝,谁能提供便宜的费用和优质的增值服务,谁就将获得最终的成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