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计算机几个历史

来源:互联网 发布:ps4 xbox one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12

计算机原理的历史,据说,当年号称是计算机之父的那个冯诺依曼,在着手研发计算机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困难就是,从电子科技的角度来说,人类最直观的10进制,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极其不稳定。说实话,当人类在1880年附近,进行电气工业革命的时候,电子管这个东西就已经出来了。


电子管现在已经几乎绝迹,可以去看看音响器材里面的胆机。那个就是电子管的。电子管的特性是,可以根据输入的电压电流的变化改变输出的电压电流大小,也就是一个放大器。高中物理稍微好一点点的同学就晓得电子在电场里面偏转这个事情,电子管就是这么个玩意儿。基于这样的特性,科学家们打算用这个特性来制造一个机器,计算机!因为,人类的计算是十进制的,所以,他们想破脑袋,想把输入的数字跟输出的数字通过电子管的某种放大联系起来。比如,输入多少伏多少安,最后可以得出输出多少伏多少安,这不就已经是一个计算吗?只要我们改变输入,最后输出不就稳定了吗?最后失败了。原因嘛很简单,精确度太烂了。十进制要求其实已经比较低的,只需要把最低到最高,找到10份,这样就可以了。还不一定非得均分。但是,这依旧非常困难,在不同的器材下,电阻等等的影响很大。


说完了介绍就说冯诺依曼吧,据说是看了一个传教士从中国搞来的易经八卦图,然后听了一句话:一切不过阴阳。瞬间就开悟了!对,搞十进制是错误的,搞二进制是对的,电压那些的不好测,有电没电的还不好弄吗?他改变思路以后,用二进制回去就搞出了计算机。


好了,二进制,自此正式成为计算机的基本特性。注意,那是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特性。因为据说,现在在研发光计算机,因为光在通过透明介质的时候,颜色是不变的,但是经过有颜色的介质,颜色就会改变,于是通过这种改变来形成计算模型。这个是非常有趣的。说不定10进制可以搞出来的话,那计算能力会瞬间爆棚。因为,就好像从1bit,瞬间进入了5bit的世界。一个人从两只手变出10只手,10只要正确协调,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啊~。


说回来,怎么用二进制搞计算的呢??核心其实就是加法器。加法器这个,其实就是个开关。有兴趣可以去百度一下加法器。


有了加法器以后,从加法器到cpu还有很多路要走的。因为,最开始的计算机,是电子管的,也就是要靠电子偏转。而现代计算机,我们都知道是硅晶体的。功能完全一样,可是因为工艺进步,体积越来越小,所以更省得多了。中间的这一段,我了解的不太多,不过,可以设想一下。原始计算机肯定也需要输入吧,怎么输入?就是开关状态的不同。那可有得折腾了,需要巨量的开关来输入。有了开关还不行,输出也是个问题,怎么弄呢?灯泡??有可能。比如进行一次结果为50个bit的运算,那么一定得要50个灯泡,开灯是1,熄灯是0。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