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设计》0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互联网大数据优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3:57

《电磁兼容设计》0

@(嵌入式Linux 底层开发)

    • 电磁兼容设计0
      • 第二章 电磁骚扰源与耦合路径
        • 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
      • 第四章 地线设计
        • 接地系统
        • 地线阻抗
        • 接地要求
      • 第五章 屏蔽设计
      • 第六章 滤波设计
        • 滤波器的构造
        • 滤波器元件

第二章 电磁骚扰源与耦合路径

5. 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

  1. 传导耦合

    1. 传导是骚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的主要的骚扰耦合途径之一。传导骚扰可以通过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线等进行耦合。
    2. 解决传导耦合的办法是防止导线感应噪声,即采用适当的屏蔽和将导线分离;或者在骚扰进入敏感电路前,进行滤波,去除噪声。
  2. 共阻抗耦合

    1. 当两个以上不同电路的电流流过公共阻抗的时候,就出现共阻抗耦合。在电源线和接地导线上的骚扰电流,都是通过共阻抗耦合进入敏感电路的。
    2. 共地阻抗耦合
    3. 共源阻抗耦合
    4. 串联阻抗耦合
  3. 感应耦合

    1. 电感应耦合
    2. 磁感应耦合

第四章 地线设计

  1. 接地的含义是为电路或者系统提供一个参考的等电位点或者面。
  2. 在高频状况下,接地意味着为电流流回源提供一条低阻抗路径。

1. 接地系统

  1. 悬浮地

    • 悬浮地是指设备的地线在电气上与参考地以及其他导体相对绝缘,即设备悬浮地。
    • 另一种情况是在有些电子产品中,为防止机箱上的骚扰电流直接耦合到信号电路,有意使信号地与机箱绝缘,即单元电路悬浮地。
    • 悬浮地不宜用于一般的电子设备
  2. 单点接地

    • 单点接地是为许多接在一起的设备提供共同参考点的方法。
  3. 多点接地

    • 只要连接公共参考点的任何导体的长度小于骚扰波长的几分之一,多点接地的效果都很好。
    • 多点接地可以避免单点接地的高频问题,在数字电路和高频打信号电路中必须使用多点接地。模块和电路通过许多短线( < 0.1 λ )连接起来,以减少地阻抗产生的共模电压。
    • 这种方式不适合敏感模拟电路。
  4. 混合接地(单点接地 + 多点接地)

2. 地线阻抗

  • 当地线在与地平面或机壳连接之前沿着地平面或者机壳走线时,它类似一条传输线。可以用 LCR 网络来描述 ===> 离散 LCR 网络。
  • 随着频率的升高,电感的感抗不断增加并超过导线的电阻,电感阻抗一直增加到第一个并联谐振点。
  • 趋肤效应: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线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
  • 地线的长度应该小于最小波长的 1 / 20

3. 接地要求

  1. 安全接地

    • 金属机壳必须通过黄绿安全线接到配电系统的地。
  2. 雷电接地

  3. EMC 接地

    1. 屏蔽接地
    2. 滤波器参考地
    3. 噪声和骚扰控制
    4. 电路参考地

第五章 屏蔽设计

第六章 滤波设计

当骚扰频谱成分不同于有用新号的频带时,可以用滤波器将无用的骚扰滤除。

1. 滤波器的构造

  1. 阻抗关系

  2. 寄生电抗

    • 滤波器元件与其他元件一样,也是非理想的。
    • 电感线圈通常有寄生电容,电容引线有寄生电感。这使得滤波器的高频等效电路变得复杂,并且意味着使用分立元件的滤波器当频率超过 10MHz 时,将开始失去它的性能。
  3. 元件放置

    • 滤波器使用中的两个错误是没有提供低阻抗接地和将输入,输出导线靠近。
    • 滤波器的接地点应该与设备的最低电感地相接,最好是机箱,并且远离 I/O 连线。
    • 滤波器的放置要求输入线,输出线尽量远离,以使耦合电容最小。

2. 滤波器元件

  1. 三端电容器
    • 除了简单的电感型滤波器以外,任何低通滤波器都要使用旁路电容。理想的旁路电容的衰减具有随频率升高以每十倍频 20dB 的规律增加的特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