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技术应用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cad套料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0:01
条形码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
第一部分 背景
简单介绍仓库使用条形码的背景
第二部分 开发过程
具体介绍仓库开发条形码的过程
第三部分 使用效果
通过使用前后的对比,体现条形码技术的优越性。
第四部分 分析总结
仓库要设立“高效高质”的发展目标,其关键是要积极发展新技术,如条形码等,并运用到传统仓库操作技术中,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第一部分 背景
我司客户东光科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有限公司(简称:东光)是一家日本跨国独资企业。其主要经营电感器、二极管、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贸易业务。其项目特点如下:
从仓库进出货时间上来看,东光的货物进出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客户。在货物进入保税区后,东光有分拨和保税两种方式安排货物出库。对于分拨出库,大部分货物在当天进库后需马上整理分票出区,时间相当紧迫。
从仓库进出货的数量上来看,东光的货物数量也大于其它项目客户。每天,东光都有三票以上的进库和二十票左右的出库,一般每天进出量保持在一、二百个箱子左右,业务量相当庞大。
从仓库进出货的复杂程度上来看,东光货物管理难于其他项目客户。东光采用订单模式进行操作 ,即货物在出厂前已经按照不同客户的订单打包成小纸箱进行运输,进出库也按客户的订单进行操作。那么在订单上注明是A客户的货物,在出库时是不能发给B客户的,即使货物是完全一样的货物。这就要求进出库必须保证非常高的准确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仓库的实际操作需要新技术来保证和提高,条形码技术应运而生。
 
第二部分 开发过程
1. 同行的启示
在我们开发条码技术前,听说BP石油花了几十万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条形码技术,但最终却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采用库存模式的条码技术,仅在出库时扫描每个桶上的条码,而不是全程跟踪。在吸取了他们的教训后,我们确立了建立条形码管理的思路,并准备在东光项目进行初步试用。
2. 硬件的选用
最初,我们在网上咨询了一些开发条码技术的企业,但发现条形码领域内设备和技术种类繁多。哪个才真正适合我们呢?价廉的物不美,物美的价不廉,这让我们一直无法确定使用何种条形码技术。
之后,我们去参加了一个条形码技术的广交会,见识到了各种功能的条形码设备。权衡了性价比之后,我们决定采用新大陆PT850。一是其程序输入比较方便,可以直接修改;二是编程后可以用VC在计算机上直接调试程序。
3.程序的编写
在和新大陆有关人员沟通多次后,我们熟悉了PT850的性能,而新大陆有关人员也基本了解了东光项目的操作情况。于是,我们编制了《东光条形码技术的开发需求》给新大陆。之后,他们将一份根据我们的需求开发的《条形码程序》文件给我。但我发现实际上这份程序,并没有符合我们的需求。他们也感到程序的复杂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编程范围,再修改,需要加收费用。但假如我们会编写,他们可以提供免费咨询。这时,我想以前自已也学过一些编程,就自已动手吧。但他们的程序采用C语言,并不是很容易读懂的。来回咨询了多次,才读懂了代码。然后,按照我们的想法加入了许多操作内容。并且大面积修改了仓储系统的程序使其符合条码操作的要求,另外还制作了条形码程序和仓储系统之间的接口。在一个月的日夜奋战后,我终于开发出基本符合东光操作要求的条形码程序及配套软件,并投入试用。
(1)一开始,入库采用在货物实际到达仓库后录入进库信息的模式,但常常由于信息过多,来不及录入操作而耽误出库。于是希望采用将入库信息提前录入方式的建议被提出。我及时更改了仓储管理系统的程序及相应的条码程序,在入库部分增加了预录入的界面,在条码程序部分修改了导出方式等,优化了操作的流程。改进后,进库操作花费的时间比原来快了近一倍,大大降低了出库时的工作压力。
(2)后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东光部分客户需求改变,一些原来是整箱进出的货物需要拆箱发部分。原先设定的条形码技术无法满足这个需求了。于是大家讨论后,决定用在出库单内加入条码的办法。后经过一个月的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使条码及时完全满足了东光项目的操作需求。
(3)在使用中碰到了程序出错的问题,但也很快被解决了。
4.耗材的选用
 采用条码技术时,另外还需要用到打印条码的机器。市场上一般每台价格在万元左右,耗材价格也不低,平均价格在0.2元 /张以上。然而我们使用条码技术必须使用这些设备,而且一套打印条码的软件,新大陆开价几千元。后来我在网上查到了资料,发现有一个VB控件可以制作条码,而且可以解密。硬件我也试了一些喷墨打印机,发现EPSON机器(单价在450元/台)打出来的条码和条码机效果一样。因此,确定了软件自已开发,硬件使用便宜的EPSON喷墨打印机和一般的不粘胶纸(价格在0.02元/张以下)。
 
第三部分 使用效果
以进库一票二十箱不同品名的货物,出库五票二十箱不同品名的货物为例,对采用条形码管理前后所花费时间和准确率的比较,如下表:
 
操作
步骤
没有采用条形码
采用条形码
模式
时间
准确率
模式
时间
准确率
 
 
 
进库
清点总数
人工
10分钟
一般
人工
10分钟
一般
上货架
人工
10分钟
一般
人工
10分钟
一般
登记库位
人工在纸制装箱单上手工登记
20分钟
根据清单贴条码。采用扫描枪核对货物信息,收集货物库位。
15分钟
核对
人工核对明细品名、数量、批号等信息
20分钟
系统入库
在仓储系统内手工录入库位等信息
20分钟
将扫描枪内的库位导入管理系统,做入库。
5分钟
   
 
80分钟
 
 
40分钟
 
 
 
出库
系统出库
人工
10分钟
一般
人工
10分钟
一般
理货
人工
20分钟
一般
人工
20分钟
一般
核对
人工核对
30分钟
用导有出库信息的扫描枪,分票扫描每个箱子的条码。
5分钟
   
 
60分钟
 
 
35分钟
 
由上述表格可以得出以下2点:
1.在使用条形码管理前,所有进出库的货物和单证需要人工逐一核对。一般一票二十箱不同品名货物进库需80分钟,出库需60分钟。同时经常发生有错发和漏发的货物,准确率低。
2.在使用条形码管理后,所有进出库的货物和单证中,单证仍采用人工核对,但货物采用扫描枪操作。一般一票二十箱不同品名货物整个扫描核对的过程一般用时在5分钟左右。因此,一般一票二十箱不同品名货物进库缩短为40分钟,出库为35分钟,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准确率高了。
由此可见,条形码管理具有进出库操作速度高效、核对方便、盘点快而准等优点。
此外,由于现在使用的条形码技术是仓库自行开发的,成本比市场上的要节约很多。这套条码技术2004年使用至今,开发成本在1.5万元以下,使用的成本(仅计算标签)累计节约成本约9000元。
 
条码打印机类型
条码打印机价格
标签价格(5万张)
3年的成本
市场
专用
软件(约3000元)+硬件(约1万元)
1万元(0.2元,A4上30张,专用条码纸)
约2.3万元
仓库
EPSON
软件(自己开发)+硬件(450元)
1000元(0.02元,A4上30张,一般不粘胶纸)
约1500元
 
第四部分 分析总结
在整个条形码的调研、开发、试用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新技术带给仓库操作的准确、高效和便捷。条形码技术的使用使东光项目的进出库速率提高了一倍,准确率也得到了保证,项目也更加稳定。对于盘点,基本上20分钟能完成过去需要1-2小时的库存量,大大方便了客户。
在这个基础上,条形码技术被推广应用于其它项目,如阿特拉斯项目。这是个货物自身带有物流条形码的项目,不需要再次粘贴条形码,与东光项目有一定的不同。在使用条形码后,使用效果比东光项目更好,能做到10分钟完成50-60箱货物的扫描。
现在回想这一开发过程,从硬件的选购,到程序的开发和试用,其中不乏困难重重。虽然鄙视者不在少数,虽然长时间编程以至引发颈椎病,但不懈的努力终获成功,仓库拥有了条码技术,提高了管理,增加了营销资本,我想也是值得的。
仓储技术是公共型仓库发展的法宝,只有不断发展、进步,集士达才能和其它同类公司不断的竞争,壮大自已。仓库只有不断的创新管理技术,才能迎接未来面临的新挑战。提高竞争能力,比同类公司做的更好,我们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客户。仓库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才是发展的根本。
因此,我认为, 仓库要设立“高效高质”的发展目标,其关键是要积极发展新技术,如条形码等,并运用于传统仓库操作技术中,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