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卑,与君共勉

来源:互联网 发布:老鼠爱大米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5:46

关于自卑

首先,我也没想到过有天会直面这个问题
关于自卑
其实也是很顺其自然的一件事情
我现在的方式是把所有的东西写在文字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方方面面的思考,还能顺带记住很多事情
以前的自己总是想,可是想法总是一瞬之间的事情,你只要停止了,想到的没动手,或者没去再思考,某个问题就会不了了之
这样的结果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连往后再拿出来作为谈资的机会都没有,试想你会对着你想要辩解的事情说:我也想过这种可能
不会,事情已然发生,任何言辞在这一刻都是推脱,没谁会信你,包括你自己

自卑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呢?

百度百科: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阿德勒Adler,奥地利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环境和天赋不如别人的自卑的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一股力量,可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
有自卑感的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长此以往,愈发使得有自卑感的人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在心里学上解释:自卑是经过以下几个过程:比较→ 评价→ 刺激 连锁机制所产生的结果,也能产生其他状态,比如自满,自信。

在知乎上的讨论,我摘了一部分觉得有点启发意义的句子,加上了自己的想法:

1.自卑是我们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不满。

对我来说,这句话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了吧,以至于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一惊。我是一个视幻想如呼吸的人,幻想着那些美好的像童话故事的生活,那些远方的人和生活,考量着穷尽这一辈子能不能达到。答案当然最后还是滚去学习了,但是我在假设这一切的时候,其实已经把自卑的感觉变成枷锁牢牢地套在了脑子上。
如何将这种情绪给消除,是需要去做的,要么不去看别人的生活,要么在观望别人生活的时候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让那些负面的自卑感占据自己的脑海。常提醒自己:那很好,但我也能有不一样的美好。不要想说自己永远达不到,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过那样的生活,并且,生活也确实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谁能比较谁好谁坏呢?很明显的一个道理:从根本上就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在比较上,而应该是做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事情,比如看书,比如运动,比如做好计划然后尽快开始……
总结一句:如果自己深陷幻想而开始自卑,不要犹豫立刻转手去做另外一件事情,能带给自己自信感的事情或者能让自己没时间去思考自卑的事情。情绪本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情感,不会有太久就能忘却。

2.自卑的养成是习惯

人生来就是爱比较的物种,比较能让人变得更好,也能让人变得很差。从小被父母或者自己的心里作祟,拿自己和身边的人比较,就会导致自卑。对我自己而言,身边能看在眼里的人都是比自己强的人,所以每次都是心里的自己败下阵来,养成自卑。
我说过很多次习惯这种东西很难改变,其实换这个时刻的比较理性的自己来想:应该不是很难改变,是畏惧去改变。习惯很难改变,但是怎么养成的呢?下意识可以,刻意也一定行,也就能改变了,也就是用一个习惯去改变另外一个习惯。
现在养成的习惯,和我们在孩童时代受到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我之所以一直没摆脱幼稚的性格,就是因为受自卑影响,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我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困于自卑从来没大胆的提出来过,总觉得身边一定还会有更好的,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的养成的下意识在作祟。
爸妈从小就告诉我要谦让,无论考多少分都要向更好的看齐,小学在班上考了前十名,但是和我一起玩的几个小伙伴都是前3,4名的,一直以来父母都避免成绩不好的同学和我做朋友,导致从小到大在我身边的人都是比我好很多的人。为此我也学会了说谎,我的每个朋友都被我美化过的,无论是谁,在我的父母眼里都或多或少有某个方面比我强太多,我一般不会轻易去谈论别人的缺点,不仅仅是这样,更甚的是别人的一切缺点在我眼里都会被过滤,到最后只剩下比我好的那些优点,这是我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这样一来,父母也每次了解到我的新朋友时,都是说我不行,然后说让我努力向别人学习。
上面的一段话,我也发现了太多的不对劲,为什么我早就知道那些:既然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有比自己好的优点,那么自己也一定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可还是一直恪守自己的原则,把自己放在下等的位置。

我还是考虑了一下:终究是自己过多的幻想,以至于融入到生活里去了,那些人的优点不仅仅是我看见的,而是加上了我的幻想,所以反差才会大到我只能去望而却步。可以说我不是崇拜谁,而是一个完美主义,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最好的那一部分,所以每每看到别人的优点我就会觉得那简直太好了,是我想要的东西。
关于解决:我应该从现实出发,虽然这样会失去很多关于幻想的趣味性,但我觉得如果能在抛却了幻想的生活中找到更好的趣味性,那才是真实,能感人的东西。而不是韩剧中所谓让人感动的生离死别的情节,生活没那么多幻想,也不需要。
我想这对于我的写作,也是一次很好的反省。

我应该加油去做让自己骄傲的事情,比如写作,比如写代码,我努力了也不短的时间了,两年,改变自卑要从每一刻自卑出现的时候开始,我不想去羡慕别人的生活,所以我要对自己那两年说一句谢谢,有你的陪伴,我能度过往后更艰辛的很多年。
无论怎样,保持前进,这是我看到的一句很让自己感动的话,这个时刻我想要在它上面再加上一些词句:无论怎样,保持骄傲前进。

3.让自卑成为鼓励自己的朋友

以上的讨论,我大致定位了自己自卑的源头,那么现在就是debug的时间了。
过渡的自卑是现在的我,但是我在自卑之后也会滚去学习,甚至学的比什么时候都要认真,那是自卑带给我的压力,也可以说是动力。

知乎上的这段话挺喜欢的:
我们不知道疼痛,就会拖着骨折的胳膊四处晃悠;不知道恐惧,就会傻乎乎地穿过飞驰的车流;不知道疲倦,就会无休止地工作到猝死;不知道自卑,我们就会把同样的错误犯无数次永不悔改。

恐惧的事情其实也可以是我们的朋友,这些朋友会拿走你的一些东西,但是会告诉你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自卑,它会拿走你的一些优越感,却告诉了你在哪个方面不足,好让你去纠正。失败也是同样,不过更猛烈一些。

真正正确的自信应该是与自卑共存的:在自卑的同时保持谦虚,积极,实干精神。这样的人才是自信的,百分百的自信没多少人做得到,也不该被做到,那会成了盲目的满足。(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不太招人喜欢,但是即使这样我都能羡慕他们,这一点更说明了我的自卑到了骨子里了,共勉吧。)
自信的人都会十分乐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但绝不是那种我错了就世界末日一样了,而是接受失败,把批评的话听下去,去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

这句话有点吓人了,连着上一段,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拿出来:
这样的人才是自信到可怕的,因为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击垮他们的信心和改变的意志。

最后贴一句大家可能比较喜欢的一句话,也是走出自卑情结的一句话:
去他(*)的优越感

4.自信的人看的是事情,而不是比较

在找寻自信的过程中会经过很多误区,首要的必然就是比较了。

其实我在很早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了,真正理智的人看的永远是只看事情,
不夹杂自己的个人情感,用事实来说话。放在自卑上也是一样,自卑的人总是习惯比较,希望用比较来获得打败自卑的优越感,但是一旦你把比较变成自己的习惯了,你在遇到任何人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比较,那么导致一个问题,你能比过所有人么?答案是必然的,优越感这种东西定义出来就是贬义词,是我们不需要去争取的东西。
脱离自卑会使得有些人走向伪自信的道路,只是通过比较得来的自信不可能长存,那个片刻的自信只是假的,一旦遇到你比较之外的不平衡,立马就会被打得更加惨,从而陷入更大的自卑中,而再之后你又会学着去恢复,像养成了这种思维的人会去怎么恢复呢?显而易见又是去找别人的缺点,然后让自己觉得自己能在别人的缺点上做得更好。就这样,一步又一步的陷入死循环,像递归,一层又一层调用,总有一天会崩溃。如果结果是错的,我们没必要进行这个递归,而应该break,执行其他更好的代码,那个更好的代码就是新的思路。

总结一下这一段:不要和别人比较,即使你可能这么久的习惯了,但要想摆脱自卑,就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摒弃这种想法,有什么好的呢?对你而言都是消极的想法,你要觉得一个人好,就开始做自己的事吧,而不是想到他就开始埋怨自己。
所以你做的事情和那个让你觉得好的人是无关的,无关才是正确的方式,用现在的思想来说:你做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到一天你也会被别人仰望。但到那个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觉得这种仰望的感觉是好的了,只是现在的自己太年轻,才会觉得这些身外的东西很重要。

………………

关于自卑的言论,不仅仅是在知乎上,在百度上,在什么地方都有,书上,大街上,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思考的这个过程,和到最后的出来的一个稍微能指明前进方向的计划。
做计划很重要,不在乎详细还是粗糙,路是走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有了大概的方向,其余的生活会教会你。
关于自身做人做事,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待人,做人,控制自己,情绪调节,交友,处理事情。

最后这里就用知乎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我们是谁,和我们说了什么无关,和我做了什么有一些关联,但一定和我们没做什么有关系。

写在最后

放在之前,我一定会觉得以上某些文字的原作者感到特别的尊敬甚至是崇拜
但其实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我现在不会觉得他们有多遥不可及
我觉得我应该在这些言论中学到一些东西,转换成我自己的,起码解答我之前很多的困惑,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了
除此之外,我也有很多骄傲的事情,比如写作,比如努力
既然自己自卑,那多看事情,多反思自己,最重要的是多做

在判断之上,在对错之间,根本不能下断言
一件事情可以有无数种解读方法,有必要你可以选择承担所有的错误
不要逃避,不要找借口,这两种比起承担一些只是让你尴尬或难堪的错误而言,前两者会让你陷入无限的死循环,后者会让你加深思考,避免很多再犯错的情况
想的多做的少,也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有想法就是做,立刻马上,可能执行力上不够,那就养成习惯,在这一点上我存在很大的问题
生活本来就是平平淡淡,不要消极,也不要幻想太多,有快乐幸福就珍惜,千万不要因为反差而变得悲观
最后一句是永远不要和他人比较,这种言论拿出来就是废话:你觉得你和谁谁谁比有哪点像,你比谁谁谁好在哪儿,差在哪儿?问完这些之后你不还只是你自己么?生活充满无限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变幻莫测中我们要找的唯一不变的应该是一个真正强大牛逼的自己,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处变不惊,保持自信。

所有关于其他的,都在你做好自己之后都会加速向你跑过来,还有很多其他大道理,但是道理挺多了会腻味的吧,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与君共勉!

by tingyun_say
2016 08 2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