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的重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游戏鼠标垫推荐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0:06

最近的培训全都排到一起啦,上周就有两个培训,一个是《流程优化》,另一个是《知人知心的沟通技巧》,每次培训都是全天候的两天,《沟通技巧》还占用了一天的休息时间,呵呵,不过收获还是挺多的,培训的讲师也都很不错,对自己性格方面以前觉得很疑惑的地方现在也都拨开云雾见晴天啦,着实有些兴奋,o(∩_∩)o...哈哈!

话还要从人的性格说起,从情绪的表露性来说,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内向型的,而且很多的特征和内向型是非常吻合的;体现个人沟通方式的另外一个维度是行为的支配性,可以分为支配和谦和;上课前,按照我自己对这两个维度的理解,我应该是属于内向、谦和象限的,也即分析型;上课后,老师让我们自己再次测试,此时,我们已经对各个维度的内向、外向、支配、谦和的一些关键词、特征都有过了一些了解;这一次,在行为的支配性这个维度上,支配的分量却占了优,这样我就属于内向、支配象限【控制型】了;真是连我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到底怎么回事呢?

趁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再好好的思考了下,我感觉之前忘了一个事实!老师也曾说过,在自测时,需要将自己放在完全放松、没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上课时自我感觉还算轻松,但实际效果却不是这样,在内心深处那仍然是在为工作服务,培训室、同事、工作案例……都和工作有关!这次,我很肯定的将自己定格在了分析型

可问题到现在还没完全结束,在开课前,培训公司让我们自己填写了一份问卷,并邀请我的其他同事和朋友对我也做了相应的评价;问卷的结果显示,我是属于外向、谦和象限的,也即友善型;而在上课的现场,我所在小组的几位同事都认为我应该是友善型的;这样矛盾就来了,我自己很确认的认为自己是分析型,而几乎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都认为是友善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老师说的以完全放松、没压力情况下做出的判断是不对的么?

利用休息时间,和老师探讨了这个问题,结果老师听了后大笑的说:你就是典型的分析型!呵呵,听后我也笑了,为何不是呢?就为了找出一个自己认为最优的答案而对自己各方面进行了剖析,并罗列出其中各个层面的矛盾等等;这是我内向深处体现出来的,他将伴随我的一生,这是本性,难以改变!

可为什么我的同事和朋友都认为我是友善型呢?灵活性可以用来解释;由于工作原因,虽然是开发工程师,但由于要做项目管理、与其他部分协作等等,所以和其他团队中形形色色的人员打交道也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你内向也变成了部分外向,若你不变,很可能的结果是你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停滞不前或者严重的被淘汰!而且,由于个人在公司所经营业务的方方面面,比如开发技术、行业发展、项目管理……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也就是说自己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自信心很强,于是就很有底气和别人去沟通和交流、甚至争论!

到此,现在对自我的认识应该算是说服了我自己,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其实,老师也说了,每个人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会在四个象限内都会有所体现,只不过各个象限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只要知道如何判断和认识自己这个过程足矣,不用刻意去追求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这样的话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钻牛角尖;

虽然本性的方面可能由于工作的原因被深深的隐藏了起来,但自己不应该因此而被蒙蔽,应该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才对!

另外,此次培训让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值得深深回味改变别人很难,适度改变自己!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