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来源:互联网 发布:黄丽玲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1:05

16 年前他被人民日报称悲剧人物, 如今他一手缔造 5000 亿帝国

沉默、内向的理工男张小龙,一手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社交软件——活跃用户 6.97 亿的微信,他称微信源于自己大学时代失败的社交经历。

微信之前,张小龙曾是「天才程序员」和无业游民。一度吃不起饭的他长期困惑于技术与金钱的关系,至今对商业化心存抵触。但他的微信,被估值超过 5000 亿元。

平淡的学生时代

张小龙 1969 年出生在湖南邵阳,18 岁考入华中工学院 ( 现华中科技大学 ) ,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

在校期间,他个性沉闷、不修边幅,白天踩着拖鞋出门,晚上和室友守着酒精炉,边煮泡面边打「双升」。闲暇时,张小龙喜欢到宿舍外的池塘边钓虾,或者看录像、踢足球。总之,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大学时代的张小龙和周围人一样,远谈不上传奇人物。

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同学回忆称,张小龙无论玩什么,只要稍加练习,都能达到高手水平。他喜欢围棋、台球、保龄球和电脑游戏,和他打台球的人,大多数时候只能抱着球杆,在场边干坐着,等待他失误。

念研究生时,张小龙被分到微波专业,但他更喜欢软件开发,一度因此心情烦闷。一个同学对他说:你不喜欢还搞什么,去做你喜欢的。在其鼓动下,张小龙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当时刚有第一个完整标准的 C 语言上。

一开始,他只能写写画图之类的小程序,但却深陷一行行代码中不亦乐乎。每天一起床,他就骑车赶到珞珈山上的实验室,在 386 电脑前一坐就到夜里 12 点。如此摸索了 2 年后,他在 OPP、数据结构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失落的技术天才

1994 年秋,25 岁的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因为不喜欢沉闷、死板的氛围,他放弃了到国家电信机关工作的机会。彼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张小龙斗志昂扬地前往广州,投身互联网大潮。

他先后任职于两家公司,负责程序开发。尽管干得不错,但因不愿充当大公司里面一枚小小的齿轮,并对按部就班的生活感到厌倦,这个不善言辞的年轻人开始一边上班,一边把兴趣转移到悄悄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之上。思来想去后,他决定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软件。

白天上班,他只能晚上写程序。华灯初上,张小龙就把自己「锁」在屋里,一边抽烟一边敲击键盘,直到夜色深深。他像个孤独的艺术家,精心雕琢着自己的作品。有时候,仅仅为了将程序变小几百个字节,就要花上一整晚的时间。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1997 年 1 月,张小龙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一款名为 Foxmail 的邮箱软件。相较当时的邮件系统,Foxmail 轻便灵活、运行稳定。张小龙没什么财富的企图心,他决定将这款软件完全免费推向市场,供大家随便使用。

Foxmail 一经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迅速斩获 200 万用户,被评为五星级软件。

Foxmail 界面

然而,这种快乐没能延续多久,张小龙很快发现自己被繁琐的维护工作捆住了手脚。软件完成后需要一点点完善,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兴趣也因此消磨殆尽。

这让张小龙陷入了迷惘,一边是压抑的工作,一边是疲于应对的爱好。思考了很久后,他决定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但 Foxmail 令其荣誉加身,却不能为他贡献一分钱。张小龙觉得自己是自由职业者,别人却认为他是无业游民。《人民日报》的记者曾撰文报道张小龙,并担心做免费软件的他「会不会饿死」,称他是互联网大潮涌动下的悲剧人物。

最困难时,张小龙甚至想将软件送给朋友管理,自己去美国打工。因为在大洋彼岸,免费软件的开发者可以靠广告和赞助养活自己。

如此挣扎了数年后,张小龙的命运突然发生了反转。2001 年 4 月,博大公司宣布以 1200 万元收购 Foxmail,并任命张小龙为首席技术官。

陡然而富,张小龙却并不开心。

新闻发布会上,他几乎没有发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当晚,他写了一封伤感的信:「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得出它 ( Foxmail ) 的每一个细节……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彷徨的产品经理

博大的收购让张小龙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并没有给他的事业带来起色,他再度成为大公司的齿轮,只不过型号变大了。张小龙一度在江湖上销声匿迹,2005 年,上市后的腾讯并购博大,他再次为作品「陪嫁」,踏进腾讯。

在更大的公司里,张小龙突然发现自己的地位不一样了。当时,腾讯正面临 MSN 的威胁,国内社交软件业战火蔓延。作为当时「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邮箱一直是腾讯的软肋,用户体验极差,马化腾自己都不愿使用。

在邮箱领域,张小龙已经是大师级别的人物,马化腾对他寄予厚望。小马哥任命张小龙为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独掌一方大权。他的团队也不用像其他部门一样,承担零碎的事务性工作,只需专心研发。

张小龙和他的团队

然而,久负盛名的张小龙在接手 QQ 邮箱之初,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由于一味模仿 MSN 和 Gmail,加之沿用此前的客户端思维,新一代 QQ 邮箱犹如 Web 上的拖拉机,笨重无比、速度超慢,被网友骂「又烂又差」。

张小龙因此被逼到了墙角。痛定思痛,他决定转变思路。

2006 年初的一天,张小龙指着迪拜帆船酒店的画,对团队说:「我们要做一个最好的邮箱,七星级邮箱。」他说完后,会场传来了零星的笑声。

尽管团队的信心不强,但张小龙很快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决心。会后,他将快速、简洁确定为产品核心,带领团队将 QQ 邮箱的内核全部推倒重写,并要求所有人踏踏实实研究用户需求。

很快,他们找到了一个痛点。当时,大部分邮箱发送不了超大附件,发送大文件的速度堪比蜗牛,给人们的工作带来巨大不便。针对这一需求,QQ 邮箱率先升级到支持 2G 超大附件的发送。这一改变彻底激活了大量休眠账户,QQ 邮箱的用户量开始快速攀升。

2008 年,QQ 邮箱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这个逆转让张小龙重拾信心,他开始像以前一样,将自己的喜好融入作品中,因为喜欢《蓝莲花》的歌词,他向许巍买下版权,挂在 QQ 邮箱入口。此外,还有海子和马丁•路德•金的诗。像画家一样,张小龙希望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QQ 邮箱 5.0

QQ 邮箱渡过难关,张小龙却并不满足,在研发用户需求期间,他认定更强的社交属性是邮箱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此后的时间里,团队尝试了阅读空间、邮箱广播,但都谈不上成功,直到 QQ 邮箱推出漂流瓶。

2010 年 9 月,QQ 漂流瓶正式上线。在这款应用中,张小龙捕捉到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他试图通过陌生人交友这一方式来迎合众人的需求。这款应用获得了空前成功,漂流瓶每天的发送量很快达到骇人听闻的 1 亿次,直接将 QQ 邮箱送上全国第一的宝座。

他还是漂流瓶之父

一年后,张小龙在母校面对学弟学妹时说,漂流瓶的创意来源于自己大学时代失败的社交经历。在那个男女生比例高达 7:1 的工科院校,孤独是张小龙和室友们的常态。

漂流瓶的成功给了张小龙很多启示,之前他关注的是技术,这之后,人性需求成了其产品的新核心。

怒放的「独裁者」

QQ 邮箱登顶没多久,张小龙又看到了新的机会。2010 年 10 月,一款名为 Kik 的 APP 上线 15 天便斩获 100 万用户。张小龙在研究 Kik 时发觉,这种新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可能对 QQ 造成致命威胁。于是,他连夜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建议腾讯做这一块业务。

马化腾也没睡,很快给他回了封邮件:马上就做。「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回忆说。

这封邮件成了微信的起点。此后的两个月,张小龙带领十几名干将,挤在一个狭窄的办公区域,开始了疯狂的「码农」生活。他们时刻待在计算机旁边,饿了就叫外卖果腹,累了就停下来抽根烟,或者原地做几个俯卧撑。

起初,张小龙自己也不清楚微信应该做成什么样,但是他觉得自己有义务阻击腾讯的潜在对手,例如米聊。这款由雷军坐镇的社交软件在时间上先于微信,而且大获成功。

与外部竞争相比,来自内部的竞争更让张小龙头痛。移动社交从起步到爆发的时间太快,腾讯上下非常紧张。当时,有 3 个团队在做微信类产品,另外两个是手机 QQ 团队和 Q 信团队,由资深元老刘成敏领衔。张小龙的团队无论在人脉、资源还是经验方面都处于下风,集团的大多数人觉得他过不了「内部关」。

那段时间,腾讯的移动社交之争刀光剑影,马化腾每天都得两边安抚,给双方做「心理辅导」。随着竞争加剧,张小龙对产品的狂热使得天平开始倾斜。

微信类产品在短信上与运营商 ( 移动、联通 ) 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腾讯是靠移动做大的 ( 移动梦网 ) ,担心得罪客户的刘成敏选择妥协,勒令手下放缓开发,同时致电张小龙,希望等他和运营商沟通好再发布。

卯足了劲的张小龙却没有任何顾虑,他不管不顾地开发产品,哪怕得罪人,也绝不轻易妥协。这种偏执最终帮微信在「太子争夺战」中涉险过关。

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 1.0 上线。打开应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深邃的画面:一个小人孤零零地站在庞大的蓝色星球外,眺望着远方的家园。张小龙希望用这副画传递微信的用意:人很孤独,需要沟通。

微信启动页面

此后的时间里,微信不断推陈出新,从语音功能,到查看附近微信用户,其社交属性不断提升,用户数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微信 2.5 发布的前一天,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副总裁。这位少年得志、大器晚成的技术天才,只用 6 年就做到了腾讯高层。

这个职位倾注了张小龙的全部心血。微信初期,他每天花 6、7 个小时逐条查看用户帖子。下属说这种工作交给我们来就行,但张小龙坚持自己体会、把控用户的感受。

在针对用户需求的调整中,张小龙开始变得令人生畏。大到一个按钮应该放在哪里,小到一个图像差几个像素,他都对团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下属一度害怕看到他的邮件,并私下称其是「独裁者」。

一位微信团队的成员对华商韬略说:张小龙经常穿着短裤在办公室里游弋,站在程序员背后看着他们写代码。一旦出现问题,他丝毫不留情面。

在「独裁」和追求极致中,张小龙找到了新偶像,他不否认自己继承了乔布斯的衣钵。在腾讯广研中心,人手两本书,一本是《乔布斯传》,另一本是科技大神凯文•凯利的《失控》。乔布斯时代的所有产品发布视频,张小龙一次都没错过。

操控人性的产品大师

微信 2.5 大获成功后,张小龙一直在为下一个版本的内容犯愁。一天,在和同事吃饭时,他突然想到可以通过摇手机来找人,大家都觉得这个点挺好。

回家后,张小龙失眠了,他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两个人通过摇手机进行沟通的场景。第二天,他和团队花了半天时间确定细节,光是设计摇的手势就讨论了很久。会后,大家迅速进入新一轮的开发。

2011 年 10 月 1 日,微信 3.0 上线,「摇一摇」成为杀手级武器。人们只需摇一摇手机,就能找到千里之外同时摇手机的人。该功能很快引起受众热捧,日启动量超过 1 亿次。在无数的「咔嚓」声中,千万颗「寂寞之心」简单地找到了充满可能性的去处。

「摇一摇」界面

同月,张小龙受邀回母校演讲。演讲在一阵清脆的「咔嚓」声中开始,张小龙握着手机跟台下的学弟学妹互动。

「从本质上说,当你做这个手势的动作,是很色情的。」在同学们羞涩的笑声中,张小龙分析起微信设计里的性暗示。摇一下会有声音,是来复枪的声音,这种声音听起来很刺激、很爽,然后页面会张开一下,出现一个裸体大卫的雕像。

为什么这一连串的组合会让人感觉很爽 ? 张小龙解释说,因为人的所有动机都来源于性的冲动,这个理念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

那场演讲中,张小龙完全沉浸在自己对人性与科技的理解中。很多人觉得他变了,不像个程序员,成了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但这些言论在急速膨胀的微信帝国面前不值一提,2012 年 3 月,微信用户数已经突破 1 亿。

「摇一摇」的成功很快引来对手的纷纷抄袭。马化腾给张小龙发邮件,问他要不要再细化一下,增加点功能,免得被对手抢了先。但张小龙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他告诉马化腾,微信已经做到最简化,加任何东西都是减分。

不担心被抄袭的问题,张小龙将精力放在新的超越上。对手刚学会「摇一摇」,2012 年 4 月 19 日,微信 4.0 又推出朋友圈功能,引发了新一轮的移动社交热,每天有上亿条信息、上亿张图片在朋友圈传递。

至此,微信的基本框架确立。2015 年底,微信的活跃用户数攀升至惊人的 6.97 亿,在全球范围内一骑绝尘。

纯粹的人也能成功

随着用户数量暴增,微信的商业价值凸显。公司内外,张小龙面临巨大的压力。经过多年职场打拼,他已经不排斥商业化,但依旧护犊心切,不接受任何粗暴的广告植入,因为那样会骚扰用户,影响他们的使用体验。

后来马化腾几番找张小龙做工作,他才迫于压力,同意在朋友圈投放广告。但起初,他坚持要求每次广告费必须在 1000 万以上,真正有实力、能做出漂亮广告的商家才能进来。

微信的风头一时无两,张小龙却有了新的担忧,他觉得人们开始过度黏在微信上。2016 年 1 月,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他和同事开会或吃饭,很多人每隔两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看一下微信,如果规定不能看,对方就会手足无措,很焦虑。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

张小龙不希望微信变成对人的控制。「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如果一个用户沉浸在其中、离不开,就像你买了一辆车,到达目的地,你却说汽车的空调很好,希望待在里面,那这个产品一定不是一款好的产品。

他的言论一度被认为莫名其妙。互联网各家都挖空心思抢流量和入口,传统行业也没有听说过要驱赶用户的,张小龙有点荒诞不经。但在他看来,微信的目的是帮助人们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不是让他们陷在里面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我们认为:这种看似「离经叛道」的想法实际上很符合张小龙的特质。他更像一个生育孩子的母亲,剔除唯利是图的商人观,他希望微信能在其定位中实现价值,不逾矩、不扰人。

伴随着微信的成功,张小龙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多,产品经理视他为偶像,媒体将他塑造为乔布斯的中国接班人。有人说,张小龙很幸运,做了三次,就成功了三次。但其实他自始至终都只在做一件事——雕刻完美的作品。

在知乎上,有人问: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 张小龙答:说明纯粹也能成功。

0 0
原创粉丝点击
热门问题 老师的惩罚 人脸识别 我在镇武司摸鱼那些年 重生之率土为王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盘龙之生命进化 天生仙种 凡人之先天五行 春回大明朝 姑娘不必设防,我是瞎子 宝宝拉粑粑干硬怎么办 美国办新生儿护照怎么办 怀孕拉绿色大便怎么办 幼儿园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幼儿园老师管不住孩子怎么办 手机支架夹不住怎么办 画水彩没有留白液怎么办 水彩颜料脱胶了怎么办 指甲油涂到手上怎么办 抖音里没有控雨怎么办 qq视频没有特效怎么办 组长刁难员工员工怎么办 想转行没精力怎么办 桔子树无法退款怎么办 保温箱婴儿哭了怎么办 宝宝不爱吃肉泥怎么办 苹果x卡死了怎么办 苹果6手机用着卡怎么办 二个月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大便干结怎么办 婴儿上大便费劲怎么办 宝宝便秘半年了怎么办 1岁宝宝便秘怎么办 两个月积食了怎么办 婴儿拉青色大便怎么办 一周岁宝宝便秘怎么办 两岁宝宝内火重怎么办 一岁宝宝内火重怎么办 小孩大便有点血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拉血怎么办 宝宝八个月便秘怎么办 七个月孩子便秘怎么办 小孩肚子胀气怎么办消化不良 骨盆窄孩子卡住怎么办 孕38周便秘怎么办 孕晚期肚子发硬怎么办 小孩脸上有斑怎么办 肚子胀怎么办快速解决 肚子发撑发胀怎么办 怀孕超过40周怎么办 练琴近视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