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团的成长史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机械设计画图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5:02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九败一胜》,这本书还没读完,它的主线有两个,一个是王兴本人,另一个则是美团网。对于王兴,则是纵向展开,从之前创建的校内,到后来的饭否,再到后来的美团。不过令我比较吃惊的是,在校内网被卖给千橡的时候,总共才只有14个人,可能这也是校内网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吧,因为它并不需要规模太大的团队。

  看很多创业史,第一个转折点就是团队开始壮大的时候,各种问题都会迎面扑来,此时内政问题必须处理好,对于利益分配,是所有人都很关心的,新东方发生过,阿里巴巴发生过,而且都因为利益分配引发了一些震荡,如果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将会成为真正的隐患。对于小团队来说,利益的分配可能还没有那么复杂,或许校内网在王兴时代,还没有遇到此类的问题。

  对于美团,则是介绍的比较多。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效率,二是节省。对于效率,其实很多创业成功人士都有提及,基本在初期都是靠着没日没夜的工作来提升的,京东如此、华为如此、阿里如此,美团也如此。而且在介绍成都团队的时候,很多推销人员在给客户签单的时候都有睡着的情况,确实是苦到了一定的程度,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管是多么仁慈的老板,多么有能力的领导,很多时候也是靠着每个员工的努力程度来把业绩提上去的。

     对于节省,可能所有的员工都特别诟病的一件事,觉得公司太抠门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很多公司的成长史上,都有类似的故事,而且很多还广为流传。洛克菲勒有,京东也有。而美团这里,则提到了办公室的租房费用,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又想到了对小米的评价,如果一家公司有订单,但是产能不足,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现金流断裂了。虽然我并不明白此事内幕,不过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因为校内网败于资金链断裂,而阿里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出现过在寒冬之前就缩小规模,做好度过寒冬的准备。而美团也正确的预见到了这次寒冬,因此市场份额从第三一跃成为第一。在今天,可能就是小米的寒冬了,希望小米能够安稳的度过这个寒冬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