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比努力更重要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数据类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0:08

尽管我们的生活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挑出不足之处,但是忍耐现状比改变现状更重要。如果我们已经忍受了今天的不足,包括生活的艰辛、疾病的折磨、无权无势无名无利的卑微,就能满怀信心的忍受明天的不足之处。归纳起来,忍耐比改变更重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有许多事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去忍。比如天生残疾、失去亲人、高考失败、被迫下岗等等。
(2)有些事我们确实需要改变,但是改变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这过程中需要一忍再忍。一些小灾小痛可以忍,但世界上确实还有一些忍无可忍之事,如果不试图改变它就要国破家亡。例如日本鬼子入侵、三年自然灾害,这些事都无法无止境地忍受下去。可是,要改变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八年抗战才赶走了日本鬼子。八年对个人来说,是何其漫长的过程。只有勇敢适应艰苦生活现状的勇士才会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与敌人进行百折不挠的持久战。事实上,在漫长的革命旅途中,谁也不知道革命何时会胜利,前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征途上,如果没有坦然接受任何挫折的心态,就会一直忧心忡忡,恐惧和担忧迟早会把人的信念击垮。伟人们在时代变革中总是满怀信心地走在最前列,因为他们睿智地看清了所处时代的发展方向。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伟人们深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义的力量终将取得胜利。
(3)坦然迎接和接受不断变化的矛盾,就能以不变应外变,在各种境遇下都从容生活。即使明天我们解决了今天的矛盾,但是明天又会面临新的矛盾。有些矛盾是我们自找的,比如一个人拼命工作,如愿以偿地买了个大房子,但是积劳成疾,接下来又要和疾病作斗争。有些矛盾是不其而遇的,比如一个事业有成的人突然遭遇车祸。不管矛盾是如何来的,其共同点是它已经发生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忍耐力较强的人的第一反应是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我们能时刻处于顺其自然的状态,就会很乐观地对待生活,不杞人忧天。因为不管前方遇到什么,我们都能适应。

(4)忍耐现状的人具有从容的心态,更能理智地做出合理决策和计划。可以说,对现状的良性改变是忍耐现状的自然结果,水到渠成。对现状忍耐能力差的人,总是急于改变现状,急于求成。在心急火燎中,未抓住矛盾的本质就匆匆下手,采取片面或激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结果欲速则不达,或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急于取得胜利,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正面作战,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长征之初,红军面临覆没之险;长征本身出于无奈的撤退策略,事实证明该策略是正确的。长征之后,红军摆脱险境,争得主动,获得生存,为赢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忍耐现状的人更能获得幸福感。缺乏忍耐力的人的潜意识里时时刻刻都盘算着改变现状,早点完成正在从事的项目;早点摆脱病痛的折磨;催孩子吃饭已经催了三次了,需要想办法让孩子早点吃饭。如果一个人在每一时刻都想着改变现状,就无暇去品位当前时刻中生活的乐趣,时间长了,要是事事都不顺心,会觉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