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来源:互联网 发布:vb 取整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1:43


筛选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

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 鬼谷子


我曾经也奉为至理名言。但最后发现事实却是另一回事。倒不是说鬼谷子鬼扯,而是说,最初自己看的时候,还是属于看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层次,流于表象,容易按图索骥,没有主见。什么样才叫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比如看到人,看到的不是站立行走的动物,有人看到包含“本我”,“自我”,“超我”,还有五大需求,有七情六欲,最简单的,由个体推及群体,就是一种见山不是山的思维,但也只是其中一种。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

如同治病一般,吃药前,得知道得了什么病,到医院看病,没有哪个医生不望闻问切,不管不问,直接给你开个万能药。真有这样的医生给你开药,估计你也容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既然开方吃药,先要看什么病,不看病光开药就是耍流氓,假设鬼谷说的是战术,那么,吃药,要与病匹配,可以翻译成:


每一个战术,皆有前提

鬼谷那两句话,涉及的因素为:用人者,环境,被用者。

用人者,现在在企业中,可定义为管理者,管理者也可以是被管理者。这里定义其管理职能。对于用人者,得考虑能力,成本。每一个现实中的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考虑个体的能力,理想条件下,如果用人者能力无上限,自然是没有不能用之人。

另一考虑因素是成本,使用不同的战术,用不同的人,成本其实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如果不考虑成本,或者说不惜成本,同样,确实没有不能用之人,但现实中可能不计成本吗?不可能!


环境,留存率

鬼谷所说的用之,更多面向的对象要么是国君,要么是将领。一国之君,可以用营造爱国之心留人,可以用法留人。在军队中,不服从军令最重要被杀头的。这些手段,都是高留存率的保证。这些前提,在当前企业双向选择的企业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营造爱企业之心,还有存活空间。

企业中,增加留存率的办法,主要有:利益,满足员工的被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不管用什么战术,都会有成本。而企业本身又处于不同的阶段,比如创业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不同阶段现金流又不同,现金流,选择的战术方案也必然不同。


被用者

除了上边要留住被用者,要满足他们的利益,被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用人者,还需要考虑被用者本身的成本与带来的利益。同样,如果不考虑成本与利益,一样的无不可用之人。如上边这么多个影响因素,而用人者自己能力与成本受限,也必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也就意味着需要

筛选

筛选的前提是,能使用的资源的有限的,被使用的资源的成本与收益是不同的。居于这个前提下,比较好的方式必然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拿别人的方案,不管自己的情况,就拿来用。这就是吃万能药心理。


对于被用者,可以选择用人者。对于用人者来说,可以筛选的有,战术,被用者。现实案例

密集型低素质行业,需要有主管兼监工角色,盯着人干活,由于成本增加不高,但收益显著,自然是适合的战术。

知识型高素质高薪行业,多一个监工,意味着多一个高薪成本。如果可以增加收入提升被用人的自我驱动力,可以把监工去掉,薪水摊到被用者身上。如果同样的收入,是人的问题,那就换成自我驱动型的人,减少监工的角色。


结论:

1、现实不是理论,需要考虑成本,分轻重缓急,就得筛选。

2、想高薪,必然是自驱动,需要被看管才干活,要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要么被看管下,带来的收益高于分摊的看管成本。否则,只有一个结果,被淘汰。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