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1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on decode null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21:34

一  摘要

计算机网络中 制定了OSI七层模型: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但是由于该协议分层复杂不易于推行国际化,所以就有了五层协议(ISO开放系统参考模型)

ISO 五层模型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应用层. 

     分层的好处是:1.灵活性好2.各层相互独立3.促进标准化4易于实现和维护。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TCP/IP模型。它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TCP FTP TELENT HTTP) 网络层(IP) 传输层(TCP UDP) 应用层

     套接字:在每个TCP UDP数据段中都包含着数据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地址,有时候吧一个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合称套接字(socket)


物理层

     功能:传输透明的比特流。

      频分复用(FDM):把一段频率分成若干个相同的频段,在相同时间内,在这些不同的频率范围内传输数据。

      时分复用(TDM):在同一频段内,分成若干个时隙,在这些时隙中传输数据。

      码分复用(DMA):在同一时间内 使用相同的频带。

数据链路层

在不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三个特点: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 差错检查

网桥:过滤通信量 扩大物理范围 增加可靠性 可连接不同物理层 不同速率 的局域网(广播风暴 时延)

       滑动窗口协议:该协议允许发送方在停止并等待确认前发送多个数据分组。由于发送方不必每发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确认,因此该协议可以加速数据的传输。

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与此同时也发送了确认),发送窗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
收发两端的窗口按照以上规律不断地向前滑动,因此这种协议又称为滑动窗口协议。
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等于 1时,就是停止等待协议。
当发送窗口大于1,接收窗口等于1时,就是回退N步协议。
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均大于1时,就是选择重发协议。
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发送窗口的大小,即滑动窗口的大小n减去1(因为发送窗口不可能大于(n-1),起码接收窗口要大于等于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