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web入门到精通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0:00
    百货商场里的销售人员一直抱怨,大家只是到自己这里来看看,之后转身就在网上下单。从旧视角瞎看这固然是一种文体,显示着揭示了一种新的机会----以线下体验为入口的机会


    小团队精益式的迭代,几个周期后就可以判断是不是在风口上,不是的话不必过度坚持


    如果要坚持独立发展,那就要培养出自己的体系和规模,这时候则要追求事实上的垄断和不可替换性,这点上我认为在现有技术前提下工具类应用基本没有可能,但社交网络则不一定


    在错维竞争里真的是弱无恒弱、强无恒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一个行业越有前景,肉搏的程度就会越激烈


    创新很容易变形为不停为产品添加功能使产品患上局部肥大症,一个分发的app会变得不止做分发还要做社交


想要寻找粉丝的根源,那首先要看一下产品的三种层次

1、产品以特定功能解决人们的特定需要为切入点,产品即是工具
2、产品则在功能之外加入了审美这样的附加值
3、产品则在功能和审美之外加注入了情感的元素


    80%的产品主要依赖的还是用功能来解决用户具体的需要。真的打造粉丝需要先把利益抛在一边,并为此花“冤枉钱”,而现实里更多的情形是大家需要快点赚钱,或者快速谋夺市场份额和用户


    不管是哪类社群,为了能够存续下去,其显得人员规模必须超过某个值,否则社群很容易枯萎。比如需要多少个核心人员等。


单点利基

把某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做得很深、很有特色。这种模式的先天约束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这个环节不能有太赚钱的地方;另一个是要有深度的可挖


    微软得以成功的模式。基本平台是windows,还有其他一些工具,当你选用SharePoint时,为了很好地支持各种文档最好也选择它的office,反之亦然。小米也打算把家里的常用赢家都搞一遍。


    社交网络可能起于酷炫,起于有用,但你不可能用电商启动一个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这东西容易兴于炫耀,衰于鸡汤,亡于电商


    三星、华为可以花在攀科技树一类里面;联系则是拼经营管理的;小米则是打造平台的


连通

    微信连通的是人与人,电商连通的是人与商品,打车连接的是人与车……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