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牛小星星眼中的项目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串口 selec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5:28

   今天通过与一位技术大牛的对话来诠释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1.       概念篇

       按照PMI的定义,“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通过合理运用和整合管理过程组得以实现。根据逻辑关系可以过程组归类为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管理一个项目通常在范围、进度、预算、资源、质量、风险等制约因素中进行平衡。这些制约因素其中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至少影响一个其他因素。例如:缩短项目工期通常都需要提高预算,已增加额外的资源,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

2.       案例

      本次对话发生在2016113G302高铁上,我的目的很简单,邀请他关注“我爱项目管理”公众号,并阅读发布的第一篇文章,于是就开始了以下对话,且以“小星星”称呼他。

      我说:“我最近发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旨在普及项目管理知识,助力绿色管理与生活,你作为一个技术大牛,应该学点项目管理知识。”

      小星星一脸惊讶,说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就做架构、设计、编码,项目管理对我有什么用。”

      我笑道:“在我眼中一切皆项目,其实我们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都在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小星星不懈地说道:“编码简单啊,每天都一样,为何还要当成项目去管理呢?”

      我耐心地解释道:“首先,虽然代码天天编,但每次的内容都不一样。你每天的编码任务从上班时间到下班时间,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体现了项目的临时性;你每天编写的代码肯定和其他时间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项目的独特性;你每天一到公司就标志了今天的编码项目启动了,然后你一般会简单的规划一下今天的任务,然后你就开始执行今天的编码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你会不断检查质量和监控进度,到下班前,你会收尾所有工作并提交今天的可交付成果。”

       小星星貌似有点懂了,他又问道:“你看我们产品经理,他在做需求过程中也没有用上项目管理知识。”

我继续解释道:“他用项目管理的地方就更多了,在产品立项后,需求调研工作就开始启动了,肯定有需求调研的起止时间,那么需求调研也是临时的,最后需要提交需求说明书,这就是独特的可交付成果。”

       这下听完后,小星星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将信将疑关注了“我爱项目管理”公众号,阅读了发布的第一篇文章。

3.       案例分析

      这个对话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项目,临时性:该对话发生在15:2016:18起止时间内。成果:让小X关注公众号并阅读了第一篇文章。其中也简单经历了启动、执行、收尾等项目管理过程组。

      从这个案例看出,项目管理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其实项目管理和我们密切相关,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而我们更多的在根据个人经验在管理工作与生活。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到项目管理的理论,在同样的资源下,通过先进的管理产生更多的效益。学习项目管理如同厨师学习调味一样,目的就是设法将各种材料进行最合理、最有效的组合,以便在各要素单一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效益。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爱项目管理”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输入“我爱项目管理”或者“woaixmgl”
或者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