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基础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为什么淘宝进不了店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7:32

===============================   博客点滴积累,部分话语和知识点来源于网络,感谢网络资源的提供者======

1 802.11 协议簇,频段和速率

802.11      1997     2.4-2.5 GHz                         2 Mbps
802.11a    1999    5.15-5.35/5.47-5.725/5.725-5.875 GHz  54 Mbps
802.11b    1999    2.4-2.5 GHz               11 Mbps 
802.11g    2003    2.4-2.5 GHz               54 Mbps
802.11n    2009    2.4GHz或者5GHz       600 Mbps (40MHz*4 MIMO)
802.11ac  2011.2  2.4GHz或者5GHz      867Mbps, 1.73 Gbps, 3.47 Gbps, 6.93 Gbps (8 MIMO, 160MHz)
802.11ad  2012.12(草案)                       60GHz up to 7000Mbps

802.1d  802.11d协议是在媒体接入控制/链路连接控制(MAC/LLC)层面上进行扩展,对应802.11b标准,

扩充跳频物理层的功能使之能在不同的管制区域(regulatory domains )中使用,即解决不能使用2.4GHz频段国家的使用问题。

2 基本术语解释


工作站(Station)

配置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在工作站间传送数据。所谓的工作站(station),是指配备无线网络设备的计算设备。

基站(Access Point)

802.11 网络所使用的帧必须经过转换,方能被传递至其他不同类型的网络。具备无线至有线( wireless-to-wired)桥接功能的设备称为基站(access point,简称AP)

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

802.11 标准以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在工作站之间传递帧。其所定义的物理层不只一种;这种架构允许多种物理层同时支持802.11 MAC - 802.11 最初标准化了两种射频( radio frequency,简称RF)物理层以及一种红外线(infrared)物理层,然而事后证明RF 物理层较受欢迎。此外,一些其他的射频物理层也已经标准化了

传输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当几部基站串连以覆盖较大区域时,彼此之间必须相互通信,才能够掌握移动式工作站的行踪。而传输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属于802.11 的逻辑元件,负责将帧(frame)转送至目的地。

3 网络类型

基本服务组合(basic service set 简称BSS)是802.1 一网络的基本元件(buildingblock),由一组彼此通信的工作站所构成。工作站之间的通信,在某个模糊地带进行,称为基本服务区域(basic service area),此区域受限于所使用无线介质的传播特性。[注]只要位于基本服务区域,工作站就可以跟同一个BSS 的其他成员通信。BSS 分为两种:独立型网络和基础性网络


1)独立型网络

图左为独立式基本服务组合(independent BSS,简称IBSS)。在IBSS 中,无中心点,工作站彼此可以直接通信,两者问的距离必须在可以直接通信的范围内。最低限度的802.11 网络,是由两部工作站所组成的IBSS。通常,IBSS 是由少数几部工作站针对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临时性网络。常见的情况是在会议室中支持个别会议之用。会议一开始,与会人员彼此会形成一个IBSS 以便传递数据。当会议结束,IBSS 随即瓦解。【注】正因为持续时问不长、规模甚小且目的特殊,IBSS 有时被称为特设BSS(ad hoc BSS)或特设网络(ad hoc network)。

2)基础型网络

图右为基础型基本服务组合(为了避免混淆,不可将infrastructure BSS 简称为IBSS)。判断是否为基础型网络,只要检视是否有基站参与其中。基站负责基础型网络所有的传输,包括同一服务区域中所有行动节点之间的通信。位于基础型基本服务组合的移动式工作站,如有必要跟其他移动式工作站通信,必须经过两个步骤。首先,由*始对话的工作站将帧传递给基站。其次,由基站将此帧转送至目的地。既然所有通信都必须通过基站,基础型网络所对应的基本服务区域就相当于基站的传送范围。虽然这种做法比直接传送耗费较多的资源,不过它有两个主要的优点:

《1》基础型基本服务组合被界定在基站的传输范围。所有移动式工作站都必须位于基站的传输范围之内,不过移动式工作站之间的距离则无限制。允许移动式工作站彼此直接通信虽然可以省下一些频宽,不过代价是相对提高了物理层的复杂度,因为每部工作站都必须维护与服务区域中其他工作站的邻接关系。
《2》基站在基础型网络里的作用是协助工作站节省电力。基站可以记住有哪些工作站处于省电状态,并且为之暂存帧·以电池供电的工作站可以关闭无线收发器,只有在传输或接收来自基站的暂存帧时才会加以开启。在基础型网络里,工作站必须先与基站建立连接,才能取得网络服务。所谓连接(association),是指移动式工作站加入某个802.11 网络的程序。逻辑上,这相当于Ethernet插上网线。整个程序并不对称,因为开始连接秆序的必然是移动式下作IBSS 在LAN 万面也有类似的用法。畚注:,基站只是基于连接要求的内容,判定是否准许该工作站访问网络。对移动式工作站而言,连接必须独一无二:每部移动式工作站同时问只能与一部基站连接。【注】802.11 标准并未限制基站可服务的移动式工作站数量。当然,实作上还是必须以限制。不过实际上,无线网络的传输量相对较低,很少需要予以限制。

4 延伸式服务区域(ess)如下图


BSS 的服务范围,可以涵盖整个小型办公室或家庭,不过无法服务较广的区域,802.11 允许我们将几个BSS 串连为延伸式服务组合(extended serviceESS),藉此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所谓ESS 就是利用骨干网络将几个在一起。所有位于同一个ESS 的基站将会使用相同的服务组合识别码(set identifier,简称SSID),通常就是使用者所谓的网络「名称」。

802.11 并未规范非得使用何种骨干技术,只要求骨干必须提供一组特定的服务功能。上图所示的ESS 系四个BSS 的联集(只要所有基站均隶属同一个ESS)。实际部署时,BSS 之问的重叠程度可能较图中较高。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希望延伸式服务区域是连续的;不可能要求使用者从BSSl 走到BSS2 时还要绕道BSS3。

隶属同一个ESS 的工作站可以相互通信,即使这些工作站位于不同的基本服务区域,或是在这些基本服务区域中移动。为了让ESS 里的工作站能够彼此通信,无线介质必须能够在第二层(链路层)进行连接。由于基站扮演著桥接器的角色,因此ESS 里的工作站若要彼此通信,则骨干网络也必须能够在第二层进行连接。第一代基站必须通过集线器(hub)或者虚拟局域网络(virtual LAN)才能与第二层直接连接;不过,较新型的产品当中通常已经内建某种穿隧(tunneling)技术,可以模拟出第二层的连接环境。

延伸式服务区域是802.11 网络所支持的最高价抽象概念。ESS 所属的基站会彼此合作,让外界能够使用单一MAC 地址与ESS 里其他工作站通信,不论其置身何处。在图中,路由器可使用单一MAC 地址传递帧给移动式工作站;由该工作站所连接的基站负责传送帧。路由器无须在意移动式工作站位于何处,而是靠基站传送帧。

BSSID  在基础网络里,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即是基站无线界面所使用的MAC 地址。
SSID  系用来指定某个延伸服务组合(extended service set)的位元串。大部分的产品会将SSID 视为网络名称(network name)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