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印象笔记感悟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获取每年除夕日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9:44

今天翻看以往收藏的超链接,顺带使用RSS管理器整理一下,看到一篇文章 为什么写技术博客对新人如此重要? 突然想到自己的博客已经许久没有更新过了,上来补补--使用印象笔记的心得。

印象笔记想必大家都知道,不能说是电子笔记本的领头羊,但是至少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地盘。同样的笔记软件,还有有道云笔记等。不过我个人使用印象笔记。我以前也使用onenote软件,但是总觉得onenote用起来不太顺手,虽然它的编辑功能很强大,列表,图片排版等,但是总感觉有些麻烦。做笔记么,无法就是随意的摘抄,或者写心得、感悟等。onenote搞的那么认真,不像是笔记软件,像是在记账。我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选择印象笔记的。在使用onenote不顺后,我后来索性使用白纸黑字来做笔记,当时为了写论文,我也是蛮拼的,买了作业本大小的纸张,总后1000多张,倒是容易书写,只是整理起来过于费劲。好多纸张随意丢弃,感觉都是现代人了,还用这么low的方式,尤其还是搞计算机的,整天和计算机离不开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不选择使用电子笔记?但是再想想OneNote笔记,除了排版的方式之外,还有笔记本的结构太过复杂,可以多层嵌套,着急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最让人烦的是,不能在手机同步。无奈,本人安卓手机。后来看到,Evernote笔记可以在手机上同步,说实话,很快就喜欢上了。现在也用了有将近一年了,笔记的内容也有500多个。有点心得,也有点困惑

心得:印象笔记总体上是两级结构。一个笔记本组,一个笔记本。笔记本里面就是每天的笔记。其实综合起来看,这个印象笔记就像是一个图书馆,笔记本组就好比是一个书架,而笔记本就好比是一本书。这样每天记录不同的事也是极为方便的!下图为我自己整理的笔记截图。

困惑:自从有了笔记本,我发现我的阅读习惯貌似变的越来越不好了。以前看书的速度还是挺快,不会的东西只需要在书上做些简单的勾画,做个标记就好。现在自从有了笔记本,我看书特别喜欢把不会内容截图的笔记本上(PDF),看到笔记本中的笔记数量在不停的增加,一种满满的“充实感”遍布全身!但是时间久了,发现笔记本中的“冗余”文件越来越多,原来笔记本只是用来记录不会的东西,方便以后的学习,可是我总是把不懂的东西硬塞给笔记本,很少去查缺补漏。简单的说,我只是转嫁了下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去解决它,而是丢到了一边。后来甚至发展为,遇到一点不会的东西,就去做笔记!追求细枝末节的问题,而不会去顾大局!

我觉得我得改变自己的习惯,不能太依赖笔记本!毕淑敏说过,任何成瘾的东西都是有毒的,读书也好,游戏也罢~关键是不能本本主义,要有自己的想法。

后来,我觉得做出以下改变,看书的时候,不再是每个不懂的知识点都去做笔记,每看完一小节就得总结一下。笔记贵在质而不在量!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拥有了印象笔记,我的博客更新的次数少了很多啊,基本上已经取代了博客的地位。看来还得解决好这两个工具“共生”的问题。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