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死穴

来源:互联网 发布:美发店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4:24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应试教育的死穴,恰在于堵死了孩子“犯错”的空间。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为什么说堵死孩子犯错是应试教育的死穴?

想了想我自己的经历,发现人家说的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你想,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开始考试模式,这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正确答案的重要性。如果和标准答案不符合,那就都是错的。老师和家长从来都不会问孩子为什么会写下不一样的答案。更多的是搬着书上的那一套让孩子摸不着边际的理论给孩子解答“你为什么错了?”。长此以往,孩子不再去问为什么,他接受教育的年龄越长就越是接近“标准”。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还在那里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丢失了作为人最重要的东西。

 

应试教育堵死犯错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人口那么多,可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寥寥无几?为什么我们到现在用的还是人家微软开发的Windows系列的系统?为什么那些个叱咤风云的高考状元就如昙花一现的烟花在短时间内绽放之后就都销声匿迹了呢?

 

在应试教育之下,人都变成了考试的机器,生产出了一种无限接近答案的试卷。可这真是咱们想要的吗?你看看周围的学生,无论男女,无论年级,他们哪里还有作为孩子、青春期学生的朝气与活力,又哪里还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人变得蠢笨,变得无聊、变成了行尸走肉的丧尸。其实现在我们国内很多的教育者都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可他们无能为力,甚至有些人还成为了刽子手明知道那是死路却还是带着自己的学生一条道走到黑。这既是他们作为教育者的不幸,更是整个名族的悲哀!

 

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呢?

1.教育应当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这不是口号,这也不是形式。不要一边喊着减负的口号,可是孩子书包里的书却越来越沉。个人认为在大学之前孩子都是玩耍的阶段,在大学乃至50岁都是学习的集中时期。

2.教育要不限地点、科目、人群

相信这一点在网络化时代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

3.教育要理论实践密切结合

说道这一点我真是深有体会,我现在想想那些个物理化的知识真真就是停留在书本上面了。比如那些个谁和谁能够生成沉淀的,我到现在都没有明白,也不清楚学习这个沉淀有什么作用,更加没想明白液体和液体在一块怎么就生成了固体了?

 

当然这仅仅是个人对当前教育现象的一些看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