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Spell宣言(新版)

来源:互联网 发布:学满语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1:57

我这里就将原来在blogba的文章转过来,对于以前的文章,现在要补充的是……观看《〇先生》的网址:


(以下是原始《制作Spell宣言》内容,2007-03-10发表,blogba恢复后的位置:http://www.blogba.cn/index.php/157/viewspace-3524)
frogcjn,我,曹剑楠,在这 里发表这篇制作宣言。一是为了纪念,二是为了正名。

回首而叹

        我曾经参加过“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参赛作品就是“〇先生”("Mister O")。它是一部flash动画,获得了初中动画组的全国一等奖。下面这张图片就是“〇先生”截图。

 

这是一部我独立制作的flash动画,是一部改编自漫画的作品。由于我急于求成,只将原作者(即“李维斯·唐德汉姆”)的名字放在“〇先生”的最后的字幕里,而且使用英文,所以造成不小的误会、麻烦;假若当时在动画首部写明原作者,注明改编自漫画,恐怕我也许就不会遭遇种种过分的罪名了。

        但说来,这奖,也的确不是我所应得的的。首先,因为这部动画的亮点就在于故事的创意,而这故事创意又完全是李维斯·唐德汉姆的,没有我的功劳;其次,我没有联系原作者,就擅自改编人家的漫画,这也是违反法律的。虽我亲手制作了“〇先生”动画、我注明了原作者,我揭露、斥责那些“拷贝”过来改名字来蒙人的人,但最终还是五十步笑百步,我,也依然是个负罪的人。

制作“〇先生”

        先来看看这个作品的诞生过程。
       《读者》2003年的第12期(要不然就是2003年的第2期),刊登了一页“〇先生”的漫画。讲述的是主角“〇先生”跳过山崖的故事,很有趣,便萌生将“〇先生”改编为flash动画的想法。以我最擅长的方式,来讲述“〇先生”。
        于是,2004年9月份,在“王府井新华书店”购买到了《〇先生》,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原著为[法]李维斯·唐德汉姆。不知这本书的销量怎样,当时在网上搜得关于这本书的信息是很少的,而我买的时候却又清楚地记得这本书是摆在结帐处的台面上来供人选购的;也不知道现在市面上还有没有这本书。

一共30页的小册子,很是精巧,每一页都画的是“〇先生”面对不同悬崖的不同经历。体味趣味的同时,也不忘从中选取适合于制作的片段。
        最终,选取其中的第一页作为蓝本,在“十一”假期制作完成了“〇先生”,并于12月填写作品介绍等信息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活动”流程
        我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流程。首先是将作品报送至区里(我在北京市东城区),个区县择优选取后推荐给市里,然后再由市选送至“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委会”。如果你没有被区级选送,就评不上市级奖和国家级奖,最高也就是区级的一等奖。市级的评选办法也是一样。另外,一旦你获国家级的奖,你在市、区级也就拿到了一等奖。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概每年的12月学校便收作品送交区里,然后就在翌年5、6月份发布入围“全国”的消息,在6、7月份发布需要面试的学生名单,也就是评审结果为“一、二等奖”的学生。最后大约再开学时,才可以收到市级和区级的奖。这是一个很慢的流程,毕竟是全国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的全国性比赛。

我在“活动”

        2004年6月,我得到通知去面试。之后的经历没想到竟是使我记忆最深刻一段的记忆。
        当时,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第六届活动”的信息,也找到了“活动”的官网。看到了其他一同需要面试的学生的名单,也看了每个初中动画组入围的作品。面试名单里,是没有写奖项的,所以我很盼望我能拿到一等奖。我的表弟很爱看当时BTV-10的新节目“闪天下”,北京的一定很熟悉,是专门播放流行的flash动画的一档栏目。他说曾经看过其中的一部“课堂消息,在6、7月份发布需要面试的学生名单,也就是评审结果为“一、二等奖”的学生。最后大约再开学时,才可以收到市级和区级的奖。这是一个很慢的流程,毕竟是全国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的全国性比赛。

我在“活动”

        2004年6月,我得到通知去面试。之后的经历没想到竟是使我记忆最深刻一段的记忆。
        当时,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第六届活动”的信息,也找到了“活动”的官网。看到了其他一同需要面试的学生的名单,也看了每个初中动画组入围的作品。面试名单里,是没有写奖项的,所以我很盼望我能拿到一等奖。我的表弟很爱看当时BTV-10的新节目“闪天下”,北京的一定很熟悉,是专门播放流行的flash动画的一档栏目。他说曾经看过其中的一部“课堂随笔”,但名字忘记了。我很惊奇,也十分想确保自己能够获得一等奖,于是便在“闪客帝国”(flashempire.com)找到了一部叫"pencilmation"的flash,内容是雷同的。"pencilmation"这部flash原本是 Ross Baller 的作品,在他的网站上(pencilmation.com)也可以观看到这部作品,可是却被参赛选手抄袭了。
        把资料收好后,便向“活动组委会”发了一封举报电子邮件。结果“组委会”接受了我的举报,并查证此作品的确抄袭。

 

当然,我也在“‘全国中小学电脑活动’论坛”里看到了举报“〇先生”的帖子。就在那里,我知道了另一部改编自漫画“〇先生”的flash作品,与我同样是选择“〇先生”的第一页作为蓝本,作者“上上”。

 

我在“面试”

     面试是在7月份的江苏常州,分为两个部分:技术测试、专家面试。
那次技术测试我们的题目是为“活动”吉祥物设计,限时,但很好通过。可仍有一部分面试学生没有通过,没通过技术测试的大部分集中在小学组。
接下来,便是“专家面试”了。“专家面试”是在学校的大礼堂召开的,参赛学生及其家长都可随时进出。在我之前面试的学生有“课件十分钟”的作者、“渔舟唱晚”的作者。面试人员(所谓“专家”)问的问题技术方面、制作方面的不是很多,所问的问题大多数只关注于是否“抄袭”。但有些问题问得太牵强,例如问“课件十分钟”的作者是否学过在动画中使用的美术笔法……
到我了,我本来准备好将动画每一时的技术、制作细节都讲一遍,可是刚开始讲没有多久,面试人员便打断了我,并开始问这个故事创意的来源,询问我是否看过“上上”的那部动画,限时,但很好通过。可仍有一部分面试学生没有通过,没通过技术测试的大部分集中在小学组。
接下来,便是“专家面试”了。“专家面试”是在学校的大礼堂召开的,参赛学生及其家长都可随时进出。在我之前面试的学生有“课件十分钟”的作者、“渔舟唱晚”的作者。面试人员(所谓“专家”)问的问题技术方面、制作方面的不是很多,所问的问题大多数只关注于是否“抄袭”。但有些问题问得太牵强,例如问“课件十分钟”的作者是否学过在动画中使用的美术笔法……
到我了,我本来准备好将动画每一时的技术、制作细节都讲一遍,可是刚开始讲没有多久,面试人员便打断了我,并开始问这个故事创意的来源,询问我是否看过“上上”的那部"Mr.O",我当时真是捏了一把冷汗。我回答了制作时并没有看过"Mr.O"、来源来自漫画“〇先生”、此漫画的出版社是吉林文史出版社,然后就看见面试人员在私下讨论。最后为了缓解紧张气氛,问了我在“〇先生”最后字幕里的一个英文单词,好像是"scrīpt",我回答他“剧本”后,便说“可以了”。走下台时,感觉十分地没有把握。
之后又看了“摇滚水娃”、“战斗暴龙大冒险”的面试。

 

下午,便可以听面试人员宣布“专家面试”的合格名单了。“〇先生”终于通过。
面试被淘汰的也有很多,如高中程序设计组“电脑中国象棋软件”、小学动画组“小母鸡”……“电脑中国象棋软件”的作者在面试的时候,竟然找不到“卒”的源代码的文件名称;“小母鸡”是一个初级英文的教学短片可它的作者却不知道动画中单词的中文意思……

尾声

相对于所有积极参加这届比赛,并努力制作的电脑作品,“〇先生”更为幸运,也更具争议。不论对“〇先生”看法如何,但事实是无可争议的,便在这里完完全全地写了出来。
我正在制作Spell它是一款flash软件,用于制作电路图,它将要参加2008年的程序设计组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与监督,指正不足,也避免再步前尘。

——曹剑楠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