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 前景看好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卖干货要什么条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22:31
当“软件蓝领”随着来自印度的IT培训被耳熟能详时,更有来自各地的有关重金招募“软件蓝领”的新闻时不时地激起人们对该职业的向往。一份被称为“蓝领”的工作竟会得到如此多的“追捧”,不禁让人多少心存疑惑。

  经过记者几番调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在中国,还很少有绝对意义上的“软件蓝领”存在,这个词被“软件工程师”所代替,软件工程师在中国前景广阔;入行需要多重能力。

  中国“软件蓝领”等同软件工程师

  麦可瑞咨询公司顾问刘忠民说,在发达程度高的软件开发团体中,“软件蓝领”是指一线编码人员,就像工厂中的一线生产工人,只要能够按照规范完成自己的编码书写工作就可以了。而软件工程师就好像工厂中的“车间主任”的角色,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局部系统的架构设计上。NIIT公司销售经理范占元认为,根据现今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情况,企业对真正的软件“蓝领”的需求不多。在企业中,要既当软件“蓝领”,又当软件架构员。既要进行软件的架构设计,同时又要掌握实际操作,进行编码测试和软件文稿的书写。因此,中国“软件蓝领”等同于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钱”景不错

  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以下四大论据支持:

  论据一:数据支持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将来几年内我国软件行业的从业机会十分庞大:中国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达到35万-40万人左右,而每年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有6万人左右。而处于软件人才金字塔结构的底部的软件“蓝领”,需求自然是最大。

  论据二:业内人士乐在其中

  据几位业内人士透露:以一线操作为主的从业人员每月工资应在2500元至6000元左右。在北京地区,本科毕业的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每月平均收入可达到四五千元左右,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编码人员的月薪就可高至七八千元。他们说,与其成为一个“平庸的管理者”,不如成为一名“出色的操作者”。因此,他们自觉前途无量。

  论据三:用人单位需求旺盛

  主做NIIT软件工程师培训的北京现代商务培训中心的闫玲老师说,现在的用人单位对高素质的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上海的NIIT公司培训毕业的学员的就业率达100%,用人单位中多是银行的IT部门和跨国IT企业。而从事软件开发的北京畅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魏贵阳说,对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软件人才是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而且越是上规模的公司,工作的拆分层次越清晰,对于软件人才的需要越大。

  论据四:软件工厂有大量需求

  规模化发展是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趋势。据记者了解,NIIT公司原本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是建立大型的软件工厂,但是由于碰到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不得不从软件人才的培训做起,等到具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之后,才能够开始软件工厂的建设工作。去年11月份,北大青鸟APTECH公司也决定分别在北京、上海和珠海三地组建软件工厂,理想的规模是每家工厂拥有1000名左右的工程师。这种软件工厂的诞生,使软件开发行业的人才格局趋于合理化,必将催生大批的软件“蓝领”,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入行要有多重能力

  中国的软件人才缺口确实庞大,但是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人要特别注意,近几年内想要从事软件开发行业,单单具备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系统架构的策划能力。

  范占元认为,中国的软件工程师既要有熟练的掌握软件编程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具备对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开发和基本的软件架构能力。因此,如果以前对软件开发并不甚了解的人想要转行,参加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也是有作用的。

  刘忠民则告诉准备入行的人,在校期间还是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尽量扩大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广度。如果有条件能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或者选择真正的培训公司进行“实战培训”,会对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