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象的一些想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照片分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2:06
      我喜欢深究问题~~~~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无非是两大类: 一是物质现象,一是精神现象。

     我认为的软件设计是这样一个过程: 将一种物质现象映射到另一种物质现象。   其中前者物质现象指的是 “具体软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域中的物质现象”,后者物质现象是指 “计算机系统中的用计算机原理虚拟出来的物质现象”。

      真实的物质和在计算机中模拟的物质没有什么特定的,让人觉得神奇的联系,两者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物质 = 状态 + 改变状态的因素。  这是唯一维系上述的两个物质状态的等式。真实的物质有状态和改变状态的因素,而计算机亦有大量的状态,也有改变这些状态的方法。对于现实事物的模拟,仅仅只是在这个层面上的体现出的相似。

    要使计算机模拟出现实事物,精神现象(人的因素)是个中介。以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意识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作用。 即将其正确的认识,反映事物,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将其映射为一种可量化,可描述的一系列的概念。(认识出状态和改变状态的因素,什么状态下,什么因素能使其变为下一状态)
    2. 针对前者的解析结果,在意识中重构出该现实事物的模型,该模型必须能够正确的映射出由 1 中解析出来的概念。(用概念来组合出现实事物的抽象模型)
    3. 将改变模型的因素按照效果替换为计算机改变状态的方法。(将改变状态的因素由现实系统中的替换为计算机改变状态的方法)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状态由现实事物的状态映射成为计算机中的量~~~~改变状态的因素也一一由现实系统中替换为计算机系统的模拟方法。
   
    整个系统就组合完成了。


   下来又细细的想了一下,其实我描述的人在软件工程中的三个作用就是 分析 设计 实现三个不同的阶段~~~~~分析的不好,就不能正确的在意识中反映出真实的事物,这样下面的两步都是在为错误而付出努力,这就是常常说的需求分析做的不 好,没有正确的提炼需求,第二步设计其实就是建模,我觉得这一步和上一步分析一起构成了 “分析--综合”的步骤,这一步也可以称之为综合,第三步可以叫做虚拟~~~虚拟现实的实现,这是一种按效果的虚拟。。。。。。


我也不知道够不够有说服力,但我是个马克思原理主义者,我发现和他们的经典理论有响应的地方,就觉得应该是正确的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