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免费时代的终结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深圳兄弟连ph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20:21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开始有文化传承开始,音乐就与之相随相伴。从最古老的“吹土为声”的埙到如今的“黑白相间”的钢琴;从先秦时期“关关雎鸠”的诗经到如今“情歌怀伤”的流行歌曲,音乐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可能是自古至今就没有“保护音乐版权”的意识,所以从中国开始有卡带(磁带)开始,中国音乐就进入了大规模的侵权时代,无数的音乐被不断的翻录、复制,盗版正版混杂一片被售卖到大街小巷;到了现在,音乐的数据化,批量化,格式化让音乐盗版更加简单容易,再加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盗版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面对音乐版权市场的乱象,国家版权局也痛下决心,其在2015年7月8日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应于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到了7月31日,百度音乐、多米音乐等16家直接提供内容的网络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 220余万首。

恩怨情仇录之音乐版权

在此前,各大音乐服务商为了音乐版权,可谓是“八仙过海,相互拆桥”,其中最惨的莫过于网易云音乐了。2014年11月末,腾讯起诉网易云音乐《时间都去哪了》、《爱的供养》、《画心》等623首网络音乐涉嫌侵权,并申请取得武汉法院的禁止令。

然而就在不到三个月间,腾讯又再次针对网易云音乐:微信封杀了网易云音乐等服务商的分享功能,网易云音乐的等他方平台来源音乐不能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面对网易云音乐的“不怪微信、无惧告别、不吝祝福”长篇声明,QQ音乐显然并不买账,发布了标题为《是的,请回到尊重音乐的地方》的公告,微博大意是斥责网易云音乐“在盗版的迷途上越走越远,执迷不悟、积重难返, 故人心,奈何变?”根据腾讯方面称,网易云音乐因为与华纳公司音乐授权到期,但是拒不下线,并且涉嫌侵权华纳旗下的金牌大风歌曲达1800多首。

但是网易云音乐被起诉以及警示侵权,并非腾讯这一家公司,2014年11月,酷狗音乐在广州起诉网易云音乐侵权,涉嫌侵权歌曲包括范玮琪、那英、庾澄庆等知名歌手在内的17张专辑共计200首音乐作品;12月,杰威尔公司发布警示声明,警告网易等音乐和视频网站侵权使用周杰伦新发行专辑《哎呦,不错哦》中的主打歌曲;2015年1月,南京极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出声明,斥责网易云音乐侵犯其版权。

当然网易经过各方控诉事件之后,可谓是“吃一堑长一智”版权意识明显提高,7月31日的音乐版权纠察问题上,网易音乐下架了侵权音乐仅642首,相比之下百度音乐下线64.2万首、多米下线40余万首、一听音乐下线60余万首。

在之前各大音乐服务商对于音乐的版权几乎都一样:购买版权(正版)+独立音乐人(正版)+(大量)盗版。但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相爱相杀后,服务商们也开始积极购买版权打击盗版,维护音乐版权利益,现在虽然不能说没有盗版,但是自8月份起,音乐盗版已经相对于过去少了很多了。

盗版大国的防盗之路步履唯艰

在国际上,中国盗版和中国制造享有同样的名气,在曾经的世界盗版大国排名中,中国还曾位居第一、第三,可见名气之大。在之前的十年间,中国厂商们依靠着中国制造兴盛了中国盗版,“中国盗版,盗你所见”,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不管是文学还是漫画,不管是电影还是音乐,中国盗版可谓是处处可见。

并且由于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连入了千家万户,互联网盗版更是在中国显而易见。即使中国从2005年开始就开展了网络专项行动,并于2010年开展了“剑网行动”,2015年国家版权局联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6月联合开展“剑网2015”专项行动:从6月开始至11月严查网络音乐、云存储、应用APP、网络广告联盟等侵权盗版。

虽然在音乐版权方面,剑网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整体来看防盗行动还是“道阻且长,至其甚远”。在防盗之路上的阻碍不只是有服务商,其中更大的一块难以搬动的石头还是用户,像以音乐为代表的互联网盗版产品,其最大的拥趸者是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根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这么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群体,可以说绝大部分用户或多或少都享受到了互联网盗版的“红利”:或是盗版文学,或是盗版音乐,或是盗版电影等等。

尤其是中国在有了互联网开始,用户们就一直享受着网络免费时代带来的“甜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何况中国互联网用户就从未体验过“版权时代”的“艰苦生活”。即使是国家给予了网络用户和服务商几个月的缓冲时间,但是缓冲期过后,对于音乐下载收费的现状,很多用户可能一时间或者长时间不能接受。现在就有很多用户开始囤积音乐、电影、动漫等网络资源,以度过“收费灾难”的审判。

在未来人们想要听音乐可能要装很多个App

虽然服务商和用户有诸多的不情愿,但是互联网音乐未来进行收费甚至高额收费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国家已经明令规定不同网络音乐服务商不能共享音乐版权。所以习惯使用手机听音乐的移动端用户们,在未来你可能要装载多个App了,比如《中国好声音》的第二季的音乐播放独家版权归属百度音乐,第三季则被阿里系音乐收到麾下,还有像周杰伦14年发布的专辑《明明就》其音乐版权就专属于QQ音乐。

虽然多个播放器繁琐、不便利,但是其昭示的是中国版权意识的提高,其所激励的是更多原创歌手的创作热情,带来的是更多原创音乐的诞生,最终的收益者还是用户。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