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信誉怎么提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0:30

         人类走过几千年,祖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是战乱,使人们流离失所,但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是文化,使人们摆脱无知,但也会禁锢人类的前行;是宗教,使人们拥有向心力,但也使人类的双眼失明;是科技,使人们更加完美,但也是人类更加贪婪。我们的未来不可知,但是,人类的历史是可以回味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世界的轮回。正如培根的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我觉得不仅仅是明智,你更能从中得到乐趣。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毒害
    儒家思想对人毒害最深的就是使我们大部分人都缺乏民族主义。儒家有一条重要的思想就是四海之内兼兄弟。个人认为这个论调对国人毒害甚深。我们不能说儒家思想一无是处,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一家坐大,遏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我认为儒家思想两千年来一直处于畸形的发展状态。在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百花齐放,那时候的人民是自由的;五胡十六国、北朝、隋唐朝之时,受胡风的影响,人民是相对自由的。对自己来说,这两个时期是我最向往的两段历史。我承认如果一个民族光有民族主义,那么这个民族是不会向前发展的,但是没有民族主义,却缺乏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每当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便无能为力,被外族任意践踏掠夺,我们只能经过长时间的忍耐,靠文化去战胜他们,就像一颗河蚌,经过漫长的时间使石头变成珍珠一样,当两种文化融合,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便实现了一次蜕变。让我们看一看历史,从五胡乱华、拓跋魏统一北方到辽、金、西夏经略北方,在从蒙古铁骑踏平欧亚大陆到满族一统华夏,我们汉人要不是因为人多,恐怕要遭到灭顶之灾。

- 作者: lyyyts 2007年02月10日, 星期六 21:45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中国的三次鼎盛,造就了中华民族续
    另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满清皇朝,这是我国封建制度继汉唐以后出现的另一个顶峰时期。不过这是一个由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与汉唐的相似之处就是同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唐朝的贞观之治、贞观移风以及开元盛世一样,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是秦汉是封建王朝的开始,汉民族逐渐形成,而隋唐则是封建王朝最为兴盛的时期,无论哪个朝代都无法跟唐朝相比,至于清朝则是封建制度的末期,无论怎样发展都已是穷途末路。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论述可以看到。
    隋唐前后都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分裂。东汉公元189年灵帝驾崩,至589年隋朝灭南朝陈共四百年我国长期处于分裂时期。其间经历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出现了西晋王朝短暂的统一,但只有晋武帝一世。这四百年间,虽然连年征战,并且出现了像石勒、冉悯这样的杀人魔鬼,但是这个时期却并不黑暗。这个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三国时期,蜀汉开发了西南地区,而孙吴则开发了江南地区。使得长江以南地区得到了发展。到晋、南北朝时,中国的江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也助长了奢靡之风,仕宦之间好清谈之风,也就是玄学。个人认为这是的南方所谓正统对中国的贡献仅仅是对南方的开发和文学的发展,而真正对后世有影响的就是北方的发展。在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匈奴、羌、氐、羯、鲜卑先后进入中原,建朝立国。虽然战争不断,但是这主要是少数民族不堪汉人压迫的反抗,至于出现的杀戮则是由于这些少数民族还处于奴隶制度,所具有的掠夺性。不过这个时期却实现了民族大融合,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北方,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强令皇族穿汉族服饰,到隋唐建立,像鲜卑这样的少数民族已有很多融入了汉族。使得汉族的文化更显得多姿多彩。正因为这样,使得汉人受到胡人风俗习性的影响,女性地位提高,才有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的出现。
    唐朝之后再一次出现了分裂,从公元907年朱全忠建立后梁到975年宋太祖灭南唐共六十余年,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五代十国。个人看来,这段时间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个时期不过是一些割据的藩镇你争我夺,个个都舐血成性。以至于宋朝建立以后没有得到任何可以继承的东西。而且,正是这种分裂使得宋朝的后继者们看到了愚民的重要性,因此程朱理学应运而生,给中国人民上了一道牢不可破的枷锁。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一些蛛丝马迹可略见一斑。在《孔雀东南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守都可以向民女下聘礼;在唐朝,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穿着比较开放,而且还可以骑马。这些在宋朝以后都是不可能,可见这种程朱理学紧紧的束缚了人们。到了清王朝,统治者变本加厉,兴文字狱、女子裹脚,门第之间,民族之间等级深严,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倒退。
    但是清王朝的建立对中国又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纵观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各个朝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统治手法不过是和亲又或者仅仅是臣属关系,每年向天朝纳贡。这种关系,在中古时代是一种很好的对外政策,因为那时毕竟周围的政权相对来说非常落后,无法和中央抗衡,但是到了唐朝以后,周围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宋朝以及明朝,中央与边疆各族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与中央相对独立的政权,甚至强过中央。到了十七世纪以后,这种关系如果一直延续到清朝,那样的话,中国被列强割去的领土恐怕更多。比如现在的朝鲜和越南在清朝就是被日本和法国占领,从而失去了这些地方。但是清王朝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得整个中国掌握在一个政权之下,这在当时西方列强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在东方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难道汉族人建立的王朝就不能实现吗?或许会,因为历史无法重演,谁都无法说清楚,只能说后金比汉族有着更优越的条件。首先,后金的发源地在东北,那么东北自然要归在中国的版图。其次,后金是先征服了蒙古族,并且与蒙古族通婚,这样从整个蒙古草原到天山脚下广大的土地都归到清王朝的统治之下。再次,由于后金和蒙古族都信奉喇嘛教也就是藏传佛教,因此,依靠这个纽带,西藏真正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然而,清王朝的建立虽然是我们拥有了暂时抵抗外辱的力量,但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腐朽的政治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最终葬送了这个盛极一时的帝国。

- 作者: lyyyts 2007年02月10日, 星期六 21:41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中国的三次鼎盛,造就了中华民族
    虽然史书上经常说,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统一的时间要比分裂的时间长,但是能真正形成大一统并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却是秦汉、隋唐、以及满清。秦汉和隋唐极为相似。秦朝和隋朝均只存在了14年,但是,在这14年间,秦建了万里长城,开凿了灵渠;而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建立了漕运。而且都出了一个弑兄的暴君——秦二世和杨广。而他们都被权臣所杀,一个是被赵高所杀,另一个则死在宇文化及手里。
    在秦朝以后,出现了空前强大的王朝——汉,而在隋朝以后则同样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唐。而这两个朝代又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汉朝的时候,她的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匈奴。而与之相似的是,唐朝在北方也有一个强大游牧民族——突厥。但是,两个朝代对待这个棘手的问题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汉王朝初期因为连年征战,所以无力对抗匈奴(虽然刘邦也曾有征伐的打算,但是白登之围,让刘邦彻底放弃),所以采取了怀柔政策。经过休养生息,到汉武帝的时候,刘彻任用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将其赶出阴山以西。并导致其分裂,并最终西撤。而唐朝则不同,最初,李渊为了得到江山,跟突厥有所协定,向突厥称臣,所以最开始唐王朝对突厥有所顾忌。但是到了李世民——一代明君,采用了积极的民族政策,就是所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使得四夷诚服。颇有中国现代社会的民族政策。不过后来突厥也分为东西突厥,西突厥同样西撤,后来建立了强大的奥斯曼王朝。
    在汉朝,出现过一个异姓皇帝就是王莽,而唐朝同样出现一个异姓皇帝就是武则天。王莽的出现导致了汉王朝的覆灭,虽然有光武帝刘秀的中兴,但也是逐渐走向没落,王莽虽然提出各种改革,但是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武则天则不同,她虽然有着各种缺点,比如说信奉佛教,任用酷吏,但她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她任人唯贤,即使对辱骂她的骆宾王仍大加赞赏,当时她任用狄人杰,阎立本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使得大唐更加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移风。而且武则天的功绩远不至此。其实汉王朝和唐朝虽然颇为相似,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汉王朝时出现了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等级森严,几百年未曾改变,在三国时期,曹操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在位时,无法当皇帝,直到曹丕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才得到那些士族地主的承认,当了皇帝。在唐朝初期仍然没有改变,因为在唐朝建立以前,李渊及其家族本身就是一个有名的大门阀,李渊和隋文帝杨坚都娶鲜卑贵族独孤氏为妻,和杨坚同为八柱国,属关陇集团。而且唐朝的建立同样得到了一大批士族地主的支持。武则天代表的恰恰是庶族地主,因为其父在开始是山西的大商贾,后来捐了官,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根基。他掌握政权以后,与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士族地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并以庶族地主的胜利而告终。
两个朝代还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朝代的后期都是宦官专权直至灭亡。

- 作者: lyyyts 2007年02月10日, 星期六 21:40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转]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惊人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中国在春秋末期从商鞅在秦国变法开始,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在长达254年战国时代里,人民饱经战乱.
之后,中国迎来了封建时代第一个大一统,秦朝建立了.然而他传二世而终.在几百年后的公元589年,文帝杨坚也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长达169年的南北朝时代,然而他也传二世而终.
      秦筑长城,而隋修运河.这是中国历史上建设量最大的两个工程了.
      更巧的是,两个朝代的败家子都是篡位上台的,都有杀兄的罪状.一样的贪图享乐,荒淫无度.又都死在权臣手中,头一个被宦官赵高所杀,后一个被兵部尚书宇文化及所杀.
      之后又都有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之一的朝代,大汉和大唐.两个朝代都击败了北方的强大的游牧民族,分别是匈奴和突厥.而这两个民族的逐渐西撤又都让西方翻天覆地一把.前者把彪悍的日尔曼人赶出丛林,间接的灭亡了罗马帝国,后者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土尔其帝国,他对来往于地中海的西方商船队征收重税,成为新航路开辟,新大陆的发现的原始推动因素.
      大汉和大唐都有一个很霸道的女人跑出来乱政,险些扼杀中国封建时期的黄金时代.前者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后者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两者的不择手段在历史上也有一拼.又都有一个挺有能力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和唐玄宗李隆基,而且两个朝代都是在他们手中达到全盛,又都是从他们手中开始衰败.大汉和大唐都很重视国际贸易.当时的长安都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丝绸之路都很繁荣.
      汉之后有三国魏蜀吴,唐之后有五代梁唐晋汉周.三国之后有西晋的短暂统一,又灭于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人刘渊之手,五代之后有北宋短暂统一,同样灭于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西晋的开国皇帝是魏国权臣司马炎,北宋的是后周权臣赵匡胤.两个都是政变上台,而对前朝皇室都还说的过去.
      之后又都有偏安东南的小朝廷,东晋和南宋.两者同样不思进取,对收复北地没有兴趣。而空有志在收复失地,江山一统的志士们,前有闻鸡起舞的祖狄,后有精忠报国的岳飞。
      正所谓和久必分,分久必和,天下之大势也,但历史缘何如此相似呢?

- 作者: lyyyts 2005年06月5日, 星期日 21:14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清朝的建立对我国疆土确立的作用
    如果当年满族没有入主中原,而是有李自成或者其他起义军当皇帝,中国会使怎么样的呢?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明朝可谓在建朝初期疆域就不够完整,蒙古人虽然被赶出中原,但仍盘踞大漠,在东北当然是女真人统治的地方,在西北,虽然已经不再是当年众多小国的西域,但也形成了新的民族——维吾尔族,其实当时也是蒙古族的一支。在西部,则是藏族人的天下,在云南虽然有沐家坐镇,但是那里少数民族众多,朝廷根本就鞭长莫及。
    当时已经不像汉、唐时期那样,四夷臣服,把中原当成天朝上国,而在当时西方资本主义革命正如火如荼,欧洲经济迅猛发展。如果还像汉、唐时期那样臣属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不妨看一下当时国外的形势,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开始疯狂的掠夺殖民地,尤其是英帝国,已经在东南亚站稳脚跟,荷兰人还侵占了台湾省,而当时明朝已经是病入膏肓,根本无暇也无力去放眼世界,即使是国内也是民愤群起,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是内外忧患。在当时如果不能建立一个蒸蒸日上的政府,那欧州列强可能会更早的入侵东方。而且在这种形势下,那些虽然臣属大明但关系却很羸弱的周边地区势力势必会像日后的朝鲜、越南那样成为殖民地而脱离中国的番属。
    满族人入主中原运用它的裙带关系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首先,东北正式成为中国的版图,不再像以前那样由靺鞨、回鹘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统治(虽然他们臣属中央政权),同时由于满族人同蒙古人建立了姻亲关系,而且在入关以前就已经统一蒙古,所以在包括新疆,外蒙长城以北广大区域成为中国的版图,不再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虽然后来有格尔丹,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但都陆续被剿灭),对于西藏而言,则是依靠宗教:西藏人信奉喇嘛教,喇嘛教由蒙古人传入满族人,因此满族人利用这个关系使得西藏真正臣属中原,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女真人在入关以前是一个处于奴隶制度的游牧民族,本身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因此女真人入关后长驱直入,征服了西南少数民族(虽然后来有大小金川起义,但都被镇压),尔后又收复台湾。同时满族人不像蒙古人那样排斥汉族人,而是积极的汉化,因此还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在清朝初期由于满族人的八旗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此在抵御外族入侵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们同属于华夏民族,满族跟蒙古族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一分子。我们现在要携起手来共同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保护好祖辈给我们留下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