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因为工作不好而辞职!

来源:互联网 发布:90后网络歌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4:12
有一位老人,独自住在家里。他的儿女轮流回来照顾他。后来觉得最好还是住到老人院去比较好,因为他的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迁入老人院的那一天,服务员牵着他的手告诉他,房间的样子,墙上的壁画,窗户外面是一大片草地,还有水池,这位老人回答说,真的好美,我想我在这里会很开心。服务员瞪着他,一脸讶异的说,你什么都看不见,你怎么知道美不美呢?讲到这里,你大概已经知道这故事想要说的是什么了?我们比那位老人的情况好多了。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有没有这么振奋,这么积极?办公室里的事好象永远都做不完。烦恼的事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多。房子、车子、小孩的学业,今天的早饭该吃什么,这些事从未间断过,就待会儿出门,从车子开出去到抵达停车场,至少会发三次火∶有人换车道没打信号灯;某段路塞车因为有人在路边并排停车;再有就是乱按喇叭。


想到这里,怪不得我们真的要做一选择。选择今天我要找到美好的事,还是要专注于烦恼的事。我们要选择感恩、宽容,抑或是要让抱怨、愤怒来折磨我。我们甚至可以在今天选择关心他人,对他人感兴趣的机会,而不要让冷漠习惯性的在心头。


30年前,我对当时的工作非常不满,时常抱怨,也多次口头叫嚷要辞职。有一天一位其它部门的年长主管跟我说,永远不要因为这个工作不好而辞职。一定要因为另一个工作更好而辞职。


这二句话对我很重要。影响也很大。卅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他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现在的公司制度不好,下一个工作机构的体制多半也有缺陷。现在的公司不公平,谁能保证新的公司一切都很合理公道。现在的公司有派系,天知道多少公司有同样的权力斗争问题。跟现在的主管处不好,新工作的主管就一定处得好吗?因而换工作不是解决办法。


根本的办法是改变态度。曾在集中营里住过,遭受过人类最悲惨的折磨的奥地利心理学家Victor Frankel就认为,人所拥有的「最后的」(last)自由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态度。遭遇同样的打击,有的人选择的是绝望,有的人却选择了希望。


朋友,你选择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过这一天?



35岁攒下钱了吗?


  难道真的就是"年轻的时候用命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命"么?如果一个人在35岁的时候没攒下钱的话,他可能很快就会死去-他要供房子,养家,供汽车………………


  生活,就是这样,每天要去上班,很有可能要加班;周末,一定要去上课,因为你可能已经落伍了,能够在公司混下去的唯一资本就是你和上面领导关系好……你没有毕业生冲天的激情、没有海归们丰富的知识和流利的外语………………所以,你所能做的,只有去学习一些无聊的班级-花些钱用2年的时间混个在职研究生的学历,也许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生活中除了工作再也没有其它的事情了……因为你不想住郊区,虽然那里房子便宜,但你显然不愿意每天上班的时候做2个小时的汽车,所以你选择了市区,那样你每个月需要支付3000元的月供……;当你住到了市区后,发现原来交通是这样的拥堵,打车太贵,你只能自己弄个汽车∶(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能咬着牙弄一部塞欧或者拍里奥之类的开开,不贵,才10几万……);为了支付这样高昂的费用,而你既不是中国名校毕业,也不是海归,那你只能去疯狂的学习………………就这样,你成功的拿到了几个证书,可老板发现如果继续雇佣你的话还不如去找4个本科应届毕业生呢!终于,你失业了…………


  我们生活的社会,象一个竞技场,每天你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你学历太低,免谈,本科起!你本科,是中国名校么?不是?免谈!你英语过了6级?什么?不是专业6级?免谈!你少来!怎么了?我这接电话都是英语6级的!而且还是21岁以下的,公司的前台是最重要的部门,你看到那个打扫卫生的阿姨了么?她都是本科的环境工程!就您这条件………………确实不好安排工作………………论漂亮,公司有比你年轻的!论经验,公司有比你来的早的!论能力,公司有N多海归和中国名校的学子,你丫算老几


  这是一个荒唐的年代,22岁,刚毕业,被告之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绝;25岁,刚跳槽,被告之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对本公司不了解等理由拒绝;35岁,看到N多公司贴着30岁以下………………本科以上…………4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连简历都没拿得出手。


  到了40岁………………???绝对活不到的!能活到40岁的白领,不是自己开了公司就是已经当了职业经理人,其它的呢?因为孩子上学,自己供车供房,还有妻子的开销………………已经无力支付了,所以呢,就条楼自杀了,这就是生存压力!到了40,一个月都拿不到10000元,真的可以去死了!?白领们,为谁工作?为谁生存?


  十年前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白领,因为白领们那种衣冠楚楚地出没于电梯间写字楼空调房的工作令人羡慕。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举止优雅谈吐不凡,思想观念符合时代潮流,拿着许多人看来不菲的工资,经常出入有一定档次的消费场所。


  现在这个城市里我也有一些白领朋友,他们依然象上一代白领那样出入于写字楼,过着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虽然十年前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白领,但十年之后,我亲眼看到了我的朋友们作为白领的尊严正在如何遭受着无情的打击。


  这个打击主要来自于价格日新月异的房子。以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为例,从1999年开始,房价以每平米一千多元的速度上涨,尽管有识之士多次帮房产商作过悲观的预测,"泡沫论"一度甚嚣尘上,但这个"泡沫"不仅没有破裂反而越来越大,并且至今没有呈现出泡沫就要消失的迹象。前几天结束的房交会上,市中心每平米达到了八千至一万元,城市边缘是五六千元,就连公交线路还没开到的远郊房子都到了三千元以上。每个兴冲冲满怀对新生活憧憬的赶往房交会的白领朋友,回来后都变得灰头土脸,不再象平常工作时那样自信和潇洒。


  十年前的白领人数稀少,可以说物以稀为贵,他们不用为房子烦恼。但十年后的今天,白领们却要为在城市中安身立命挣扎。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城市每年上涨的房价,都足以让他们前一年的积蓄化为乌有,虽然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数字在增加,但可以买到的房子面积越来越小地段越来越偏,而要还的贷款却越来越多。这些天来,我看到了许多白领因为房子破碎的心。


  事实上白领从来都不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只不过他们工作时可以穿着干净的西装衬衫系着领带,不象穿着蓝布工装的蓝领们干活时要用体力要流汗。他们买得起精装杂志有钱泡吧或者出门旅行,但即使不吃不喝每月的收入也买不起市中心一平米的房子.就象前段时间电视里播的偶象剧《白领公寓》,虽然安在旭、董洁和刘孜好象都在过一种有品质的生活,但他们住的却是租来的公寓。


  当一个白领虽然不至于有多么不堪,但却不象十年前我想象的那样值得骄傲。香港电影《恋爱新世纪》中,刘嘉玲向尚未发达的男朋友黎明提出分手时说∶"如果我们仍在一起,你永远是一个白领,我永远是一个化妆品推销员,我们只会做一对穷光蛋夫妻!我不想这样呀!"失恋的黎明和朋友坐在一幢大厦的楼顶,冲着夜色中香港的城市灯火大喊∶"我发誓我一定会出人头地的,我不会甘愿做一个朝九晚五的白领!"


  我不知道这段台词会不会伤及白领们的自尊,但我相信刘嘉玲的话一定触到了他们的痛处,而黎明的誓言也一定就是他们想说的。一个带着存单去房交会的白领朋友,两手空空地回来时苦笑着对我说,白领也许有一天会成为损人的话,套用乐评人颜峻发明的一个句式,如果现在有人说他是白领,他就会毫不客气地回敬∶你才白领,你们全家都白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