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指间(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dwg view for 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8:35
移动设计六原则:
     简   洁 :抓住重点,敢于删除不必要的内容
                    内容优先,适时隐藏一些干扰功能,让内容最大化。多采用手势操作。
                    多了解移动端的特性(可以考虑传感等硬件设备)

     高   效 : 避免键盘输入-->将文字输入转化为语音、手势和传感器等方式。
                     有效触动-->提高触动的有效性,减少用户的挫败感。
                     减少页面跳转-->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使用抽屉,浮云,局部处理等方法 

     一致性 : 设计上的一致性 -- >结构布局,视觉风格
                     与平台环境的一致性-->比如ios的返回设置
                     跨平台的一致性-->

     反   馈 :为用户的行为操作提供即时的反馈。比如点击后背景颜色发生变化
                    提供有价值的状态提示反馈。

     情感化 :视觉效果  幽默风格  互动效果 智能贴心处理  个性化的设计

     移动化 :充分了解移动设备的特征,使产品具有移动化。例如:手势, 麦克风, 摄像头,
                     震动硬件, led灯, 传感器, 重力感应。



移动平台的app有三类:
     Web app-->通过html5实现,通过浏览器访问;
     Native app-->通过应用市场下载,直接在本地使用。
     Hybrid app-->也是通过应用市场下载,看起来是一个Native app,但只是一个框架壳,其中
                                的内容还是通过Web app的方式实现的。
Web app特征:
     熟悉平台自带浏览器和主流浏览器的特性。
     Web app不能锁定屏幕,需要考虑横屏竖屏
     html5虽然支持不少功能,但是有缺陷。需要考虑到。
     

《导航设计》

常见的主导航包括:标签式、抽屉式、桌面式、菜单式、点聚式等。
常见的二级导航包括:走马灯、列表、图示、选项卡

走马灯-- > 一般适合于图片或整块内容的并列显示,通过用户的左右手势滑动来聚焦到当前内容。一般走马灯的内容不能太多,控制在5--7个以内,避免用户操作疲劳。

主导航和二级导航可以互相转化。


《加载设计》

加载设计要考虑的原则有:让加载时间变得更加有价值;让等候变得更加有趣;保持用户感受的连续性。

界面间跳转加载

     当前页面加载-->点击链接后,在当前页面提示正在加载或处理,成功后进入下一页。一般适合在需要处理判断的界面中。

     进入页加载-->点击链接后,直接进入下个页面,需要考虑分布加载,优先加载框架和默认元素,让用户能尽快看到界面的基本布局和内容。


分步加载/懒加载/预加载
分步加载-->优先加载占用网络资源少的内容。例如框架,文字和默认图案。
懒加载-->主要出现在长界面中,如手机淘宝加载宝贝列表。
预加载-->提前加载

智能加载:考虑到网络情况。
缓存加载
加载样式
加载情感化


<引导设计>
移动设计的引导,可以让用户快速熟悉产品,在用户遇到困难前给予及时的帮助。在设计时力求简单有趣,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方。

引导设计的主要模式有:幻灯片引导、浮层式引导、遮罩式引导、嵌入式引导、互动式引导。

<通知设计>
应该做到及时将用户关心的信息内容传递给用户,信息要针对用户的俄需要,或者是否是紧急的内容,否则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同时需要注意实际的应用场景、时间点和隐私性的问题。

通知的设计原则:及时传递有效信息,要能引起用户注意,但又不打断当前任务。能做到简单预览通知内容,让用户来决断是否立即查看。如果有多条同类消息,合并处理。

常见系统通知:
1、通知中心-->最便捷、最不干扰用户的方式。
2、顶部横幅-->在界面顶部短暂停留,能引起用户注意,但又不打断当前界面。
3、Alert-->打扰程度最大的通知提醒
4、Toast-->是一种操作后的反馈,告知用户结果。可以设置时常,一般是3秒左右。
5、标志-->告知用户有新的内容,提示查看,有部分用户习惯于消除这样的数字。

状态栏通知-->同时可以显示更长的时间,具有全局的特性。

浮层通知-->主要针对app内的通知提醒,一般出现在新加载的界面中,以浮层横条的方式出现。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但又不会打断当前的操作,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关闭,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标志通知-->常见的表现方式为 红点和数字。

硬件辅助-->例如提示声音,震动,led灯提示。

<控件设计>

字体:
在移动产品的设计上,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字体一般都是采用系统默认的。若使用专有的字体,需要将字体打包放在app中,会额外增加app的体积,要达到与系统默认字体一致的显示效果,需要设计师在使用PhotoShop设计 IOS平台应用时,中文选择“黑体-简”或者Heiti SC

图片:
图片在移动端的应用需要注意流量和加载的问题,所以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场景来考虑图片的尺寸的大小,而不是随意使用大图。

按钮:
按钮在触屏手机只有normal 、press 、disable 三种状态。除了点击之外,按钮还有长按的属性,一般不容易被用户发现。在一些比较小的按钮上,点击区域需要比按钮本身更大,以提高用户点击的准确度。

输入框:
移动应用的输入框,一般出现在登录和表单界面。为了让输入狂更大更方便点击,可直接将输入类型的文字提示如“用户名” 、 “密码”等放置在输入框中显示。为了方便清除,在输入框中有内容的情况下,右侧可以直接显示一个清除按钮,不需要用户连续按删除键。

键盘:
选择合适的键盘类型可以让用户在输入的时候更加方便。

图形布局:
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产品的特质,以及视图要传达的具体感觉来选择使用哪种布局。

<动画设计>
动画设计原则-->一般状态尽可能与系统默认动画模式保持一致,尊重用户习惯;效率优先,巧妙掌控时间和效果;注意降级适配,确保动画在低端机执行时也能顺利进行。

引导用户行为:当用户进入一个新的界面场景或使用一款全新的应用时,适时展示有趣味的动画或界面元素简单的位移形变,能有效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

减少用户焦虑:当大量信息需要被载入或读取时,往往伴随着一段信息交换时间,可适当加入一些有趣的过渡动画。

情景融入:让简单的app带有生命力。


<适配缘由>
1、不同尺寸的屏幕:采用延伸,缩放,  调距, 截取等方法,可以很好地适配屏幕尺寸。高度考虑
2、横竖屏切换:触屏手机具有横竖屏切换的功能,在适配方案上有延伸、模式转换、增加模块、锁定几种方式。
3、硬件性能:手机的处理器性能、触控灵敏度都需要考虑。

0 0
原创粉丝点击